东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南能源与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东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其实政治我是复习的比较晚的。从9.18左右大纲出来,我才开始复习,看精讲精练,同时边做1000题。1000题比较好,但题目有点老。因为花了很多时间在专业课上,所以,政治每天看一点点。一直到10月中旬精讲精练还没看完。时间来不及,就连忙将精讲精练扫尾。之后就是做模拟题的选择题。肖秀荣老师的8套4套,还有5年真题(真题其实很有用)。做完这些题后,再把1000题错题看了一遍,上面那些模拟题错题也看一遍。在做题的时候,不熟悉的和错的都在书上划下来。这时,就可以再看一遍精讲精练(形成知识框架)。这样,选择题基本上复习的比较好了。然后仔细分析5年真题的分析题,再看看那些模拟题的分析题,其实规律还是很明显的。基本上那些章节的哪些内容会出分析题都能够比较容易的看出来。最后把肖秀荣的核心冲刺考点背诵拿来背。之后专门背4套卷的分析题。考前还搜集了一些资料。
考研数学方面:
每个人的数学学习体验各异,我本人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偏偏我最大的问题就是粗心大意,总是犯计算错误,这在真实的考试环境中无疑是个重大短板。因此,即便我对每道题目都有一些想法,最终却因为计算失误而频繁失分。所以,在确保基础知识牢固的基础上,提升计算准确性至关重要。我购买并完成了大量数学辅导书籍,每个学习阶段都少不了购买参考资料。我个人非常支持通过海量做题来提升数学技能,当然,做完题后反思和总结同样重要。此外,数学学习需要与总结相结合,这一点仅凭独立解题往往难以领悟。总的来说,数学学习无非两个关键点,一是根基,二是实践。巩固基础知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最后会形成定时定量渴望解题的习惯;至于实践,光是理解如何解题是不够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亲自动手、反复操练,这样才能在考场中减少错误。
考研英语方面:
我习惯按照这样的顺序答题:首先阅读A部分,接着尝试新颖题型,然后撰写小作文,大作文紧随其后,最后处理完形填空,如果时间不足,就只能凭直觉猜测答案。当你的训练渐入佳境,你便可以开始整套试题的模拟练习。有些同学声称打算每天都完成一套真题,但说实话,这是难以实现的。随着复习接近尾声,你会发现可用的时间愈发紧张,很难每天匀出150分钟来完整地做一套试题。一周做一套已经相当理想。做真题的主要目标是掌握时间管理,了解自己在实际考试中应如何合理分配时间。通过反复练习,我确定了自己的答题顺序:首选翻译,之后是小作文和大作文,最后是阅读和完形填空。或许有人会问,既然阅读分数比重高,岂非应该优先处理?然而,在我的实践中,阅读往往耗时过多,大约多花20分钟,这就会影响后续的翻译和写作环节。如此一来,你可能只能草率应付翻译和作文。要知道,翻译和作文是按质量评分的,书写清晰、表达流畅、无明显错误,你就能获得不错的中间分数;若词汇独特、句式丰富、字迹美观,你甚至能赢得高分。而完形填空一旦填错,分数全无,猜对的概率只有1/4。假如到最后不得不仓促选择阅读的答案,至少还有1/4的机会得分。相比之下,如果你的翻译和作文来不及写,得分将微乎其微。不过,这些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和体会,真正适合你的策略还需你自己在实践中探索,毕竟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普通化学”,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原子结构、分子间力、化学反应动力学、酸碱理论等基础内容。你需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因它们构成了化学的基础框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提供了理论支撑。例如,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帮助你预测元素的性质,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理解则能帮助你分析和控制化学反应的速度。
掌握化学平衡和溶液理论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部分内容涉及到勒夏特列原理、溶度积常数、电离度和水解平衡等,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工具。尤其是勒夏特列原理,不仅在理论计算中应用广泛,也在实验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
再者,热化学和化学键的内容需重点复习。理解焓变、熵变和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能够帮助你判断反应的方向和自发性。至于化学键,它是解释物质性质和反应机制的核心,特别是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的区别和联系,需深刻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每次听课或者自学后,整理出自有的笔记,这样既能巩固知识,也能形成个人的学习体系。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帮助你熟悉考试形式,了解常见题型和解题技巧。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同学教,不堆积疑问,这是提高效率的关键。
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你每周设定一天进行复习,把前学过的知识点重新梳理一遍,凭自我测试检查理解和记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