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力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力学研究所工程力学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力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阅读速度相当缓慢,往往需要逐字逐句地研读,因此我每天会投入大约三小时来学习政治,早晨两小时,夜晚一小时。我会专心阅读15到20页的复习资料,也就是俗称的“红宝书”。每读完一章节,我会紧接着完成相应的1000题练习。对于做错的问题,我必定会在教材中找出其理论依据,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好标记。这个过程中,强烈建议用手写的方式记录,避免直接在书上书写,因为这套流程可能需要重复两到三次。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需要花很多时间,我数学基础一般般,配合教材,做好笔记,边看边做相应的题。总结了各种题型以及考点,分为基础篇和提高篇,有很多经典的题,难度适中。数学最好是在九月份开学之前把所有的基础知识过两遍,基础和强化完成,习题也要全部做完一遍,熟练掌握所有知识点。九月份开始做历年真题,在这之前千万不要做真题!真题要按照考试的时间要求来做,做完了仔细校正,总结得失。真题要反复做,至少刷3遍。数学最忌讳只做题不思考不总结,做大量习题的目的是为了见识题型,总结经验,看到题目的条件就知道相应的知识点,题目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应一个条件,怎么将题目的话转变为你做题的条件就需要大量的练习与总结。可以准备一个错题集,将你做错的题,做到比较新颖的题,比较常考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比如麦克劳林公式,泰勒公式等
考研英语方面:
然后最重要的是,你要开始看阅读了,不要看150篇先,看一些简单的文章,刚开始不求掌握句子结构,只求在文章里面再一次遇见单词书上的单词,形成前后照应,多照应几次你就记住了。到什么时候结束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考研的过程中,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目的:有的人觉得阅读文章感觉很顺就是结束,我告诉你,不可能,不要将你要达到的最后结果作为目标,而是分阶段,制定阶段性目标,比如,在阅读中背单词到你将60%的单词书上的单词在阅读中照应过几次之后,你可以快开始做阅读并且研究句子了,有的人学习英语不知道那一阶段该干什么,一点谱都没有,希望我的文章能给你一个大概的方向,具体的得靠你自己摸索了。我估计60%的数字,怎么也得2到3个月吧。很多人学习浮躁,不踏实,容易受影响,就是因为没有形成学习的惯性,本来准备把这一点拿出来单独写的,因为考研是个系统的工作,惯性非常重要,也许有一天才能真正的明白我的意思。如果有人已经明白了,我就更开心了。研究真题的什么?怎么研究?研究阅读和新题型50分,别的就算了吧。可以先看阅读,有些人觉得新题型都是放弃的对象,那我只能说,人各有志,且行且珍惜。作文压分严重,我们写作基础也不好,而且影响全局得发挥,不得不加以练习,必须有至少3-5篇大作文你背的滚瓜烂熟,小作文各个题材都要准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应力应变分析、强度理论和稳定性分析等。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了解并能熟练应用胡克定律,理解正应力、剪切应力与应变的关系,以及如何从实验中得出这些参数,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对强度理论,要理解四种基本强度理论的区别和适用范围,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梁的弯曲问题是材料力学的重要部分。需熟悉弯矩图和剪力图的绘制,理解挠度和转角的概念,掌握利用积分法和叠加法求解弯曲问题的方法。薄膜问题和薄壳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它们涉及到曲面受力的复杂情况,理解和掌握其计算方法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极其重要。
再者,学习材料力学时,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凭实验,直观地观察材料的变形和破坏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拉伸试验看到材料的弹性区、屈服区和断裂区,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材料的性能和应力-应变曲线。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重于记忆。材料力学并非简单的公式堆积,是建立在物理概念之上的数学模型。理解每一个公式的物理意义,比单纯公式更重要。多做习题是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不应仅满足于答案正确,更要思考每一步背后的原因。定期复习和总结也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将学过的知识点梳理成清晰的知识框架,有助于长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