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古生物学与地层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古生物学与地层学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古生物学与地层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前期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第二年用的《大纲》)、《1000题》《命题人讲真题》,徐之明的《逻辑图解》,中期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背选择题考点,蒋中挺的小册子《客观题应试宝典》用来背易混知识,后期背大题、大量刷题,用的肖秀荣《形势与政策》《八套卷》《四套卷》,徐涛《八套卷》,蒋中挺《五套题》,阮晔《四套卷》,背大题还可以用徐涛的《考研政治必背20题》,总结得很清晰,今年全中。政治主要分三个阶段:刷1000题熟悉基础知识应对选择、背笔记记住所有基础知识应对选择、背大题应对主观题。关于选择题。政治不好的可以8月开始刷1000题,像我高中学理科的对政治一头雾水,尤其马哲政经死了大量脑细胞,如果你是这种情况就不要等《大纲》出来再开始了,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开始刷吧,看一章做一章的《1000题》,可以今天看一章,明天做那一章的题,这样能知道自己看书效果,同时加深记忆,开始的时候肯定会错很多的。马哲部分比较难,题也较多,可以一天一章,毛中特和近代史可以一天两章(但毛中特第八章那种题量巨大的可能还得两天才能做完),到思修可以三章一天。政治知识很杂,逻辑图能帮助记忆和理解。刷完一遍后可以开始做真题选择题感受下出题人的套路,题目怎么考等等。同时开始刷《1000题》第二遍,这个时候速度可以快一些。到十月中冲刺笔记出来后买来背,每天背一两章,我第一年用的是特别有名的《风中劲草》,知识点的确很全,但我感觉排版太花了,眼花缭乱,就有点不想看,二战用的徐涛的《冲刺笔记》,感觉特别好,总结了很多易混知识点,排版简洁,内容也更精简一点,背起来更容易。背一遍之后可以再刷一遍《1000题》,这个时候错的应该会少很多,而且不用翻书了。三刷1000题和背第二遍《冲刺笔记》同时进行,这样基础就很好了,后面刷模拟题会轻松很多。如果没有时间可以放弃三刷,我连二刷1000题都没有做到,所以后面刷模拟题会很很多错题,知识点不清晰,花费了大量时间整理错题。我的时间真的太少,所以一定要早作准备,这样不留遗憾。虽然没有三刷但我很认真地背了《冲刺笔记》,总结了很多易混知识点,政治有很多易混需要对比记忆的知识,反复看,确保不会再错。
考研数学方面:
请勿忽视数学的任何一个科目,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如今愈发关键,不认真对待可能无法取得理想成绩。建议基础知识稍弱的同学尽早参加辅导班,优先选择一对一教学,视频课程的效果往往有限且耗时。其次,适量练习是必须的,但质量优于数量,题目无限,反复操练效果不佳的题目以求透彻理解。再者,尽早开始做历年试题,不必受他人影响,十月中旬起就可以着手,至少要做两遍,否则后期会感到紧迫。真题通常较为基础,无需预留模拟题,尽可能全部完成,尤其是近期的试题更需深入总结。第四点,数学解题的感觉至关重要,直到考试前一天都应持续练习以保持状态。后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并维持这种感觉。张宇的四套卷和八套卷,以及李永乐的6+2都可以尝试,多样化的题型有助于提高应对难度的心态。十二月份,回顾基础笔记,熟记公式,并通过模拟题保持解题手感。最后,考场上的心态极其关键。
考研英语方面:
在练习真实试题时,应注重归纳历年阅读理解的答题策略和技巧,主要是了解不同主题的文章通常会设置哪些类型的题目,其关键考点在哪里,同时总结各类题目的命题特征和规则。接下来再进行实践,因为你之前已经解析过文章和问题,所以这阶段的目标是提升阅读速度,熟练运用解题技巧,并检测自己基于对文章理解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在考试中,分数取决于你的错误率,有时即使理解了内容,忽视了答题技巧也可能导致失误,这无疑是令人遗憾的。至此,阅读技巧的训练就算全面完成了。如果时间充足,建议大声朗读或背诵每一篇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综合地质学是一门涵盖了地质学各个领域的学科,包括岩石学、矿物学、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对这个科目,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比如,你需清楚地知道每种岩石类型的特点、成因,以及它们在地壳演化中的角色;对矿物,要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层学则需理解年代顺序和地层层序律;古生物学中,熟悉常见化石种类及其生物地层意义;构造地质学则涉及地质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尽可能多地参与实地考察,观察真实的地质现象,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例如,凭实地观察不同岩石的露头,更好地理解岩石的形成环境和结构特征;在地质剖面中识别地层,能加深对地层学的理解。
再者,做题和复习同样重要。凭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你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也能检验自有的学习进度。每次做完题目后,都要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查漏补缺,这样不断提升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也十分关键。尝试将所学的内容按照地质历史的时间线或者地质过程的逻辑顺序进行整理,形成一张思维导图,这有助于你在考试时快速回忆起相关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好的作息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对复杂的地质问题,要有耐心去探究,遇到困难也不必焦虑,自己,坚持下去,你一定能够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