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南基础医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一开始就觉得政治自己背太没有方向性了,自己买了教育部出的《大纲解析》,第一遍时马原和毛中特部分我大概是一两天看一章,毛中特的五六七章我大概看了一个多周吧,当时是跟着老师讲解走的,手抄重点笔记,这项工作做得很细致,一天政治就要花三个小时,然后每天看完还有做该章的选择题,就是那个肖秀荣的1000题。之后就是看史纲和思修,我记得史纲我大概看了三四天,思修只用了一天(不过这一天什么其他事都没做),这两部分没有抄笔记,就只是在书上勾重点,因为难点和重点在前两部分,史纲和思修相对而言容易一些。PS:书上的第五部分完全没必要看。第一遍过政治的时候慢到我抓狂,而且看过完全无印象,当时觉得打死我也背不下来。第一遍复习的时候不需要准备大题,所以练习册上的简答题的一个都没看。第二遍看的时候就已经快很多了,对着笔记,看着书上勾画的重点,练练选择题,每天两个小时左右了。这个时候我们还是没有开始背大题。这个时候我买来了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感觉对于选择题部分还是很有用的。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新题型挺多的,大题比较正规,前面的客观题比较考验人,自己训练的是在不够。自己是从4月份左右开始自学高数的,在暑假之前非常粗糙的自学完了高数,做了一下李永乐的全书,完全不会做,只能看,心里也很着急。后来暑假学了一遍基础以后,感觉自己的数学提高了不少。建议像我这样大学基本上没学过数学,完全自学的娃子,在自学完一遍数学后,一定要做题进行强化,非常有用。一定要认真上课,仔细做笔记,非常有用,能够帮你理清思路和出题的角度,非常强悍,一下子就明白了好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数学千万不要只看,一定要动手做,看100遍不如做3遍。自己到11,12月份才把全书做完3遍,真题做了2遍,第一遍套卷联系,每天上午一套,计时的,非常受益。自己基本上只做了3套左右模拟题。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仍是词汇积累,起初我只是草率地记了一遍单词,随后便将其搁置,转而直接投入真题的练习。然而,在我用模拟试题评估考研准备时,我发现成果并不如预期,尽管熟记了一些常考词汇,但许多基础词汇依然陌生。每年的英语考试总会包含一些未曾出现的新词,仅依赖真题来学习词汇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务必对此谨慎对待。之后,我开始认真对待单词记忆,几乎每天都从头至尾复习。阅读理解方面,没什么捷径,就是多练,每日坚持做一些篇目以保持语言感觉,并且做完后要彻底理解,明确错误所在。对于令许多人头疼的写作部分,初期我感到无从下手,主要通过背诵模板,针对不同主题的作文进行朗读和背诵,写作时则按照这些范文的框架模仿,逐渐能够独立创作。我大概每星期写一篇作文,不能偷懒。随着写的越来越多,你会发现自己竟然爱上了写作,因为脑海中积累了太多的精彩句型。那时,你的困扰可能就在于难以抉择使用哪一个最佳。到了那个阶段,你就应该开始整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模板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生物医学工程学概论"的核心在于它是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知识。你需对这三个领域都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生物学的基础概念和医学的基本理论,这是构建整个知识框架的基础。例如,了解人体生理系统的运作机制,这对理解如何应用工程技术解决医疗问题至关重要。
在工程学方面,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电子设备设计等技术,并了解它们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比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进行疾病诊断或治疗,或者如何凭生物传感器收集和分析生物数据。
对教材,我强烈推荐《生物医学工程导论》,这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这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技术。要配合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动态,这对拓宽视野和深入理解很有帮助。
在复习阶段,做笔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会把每一章的重点内容提炼出来,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图,这样既有助于记忆,也有助于理解和应用。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检验理解和应用能力,及时发现并弥补知识盲区。
在实际应用上,尝试参与一些相关的项目或实验,能你更直观地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工作流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你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析生物信号,或者设计一个简单的医疗设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