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交大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自己9月份开始看政治,整个考研复习阶段只用过肖秀荣考研书系,这里按照复习的的顺序写一下自己的感受。知识点精讲精练:因为政治起步时间比较晚,所以我自己规定每天细看2章,比较难的章节例如经济啊就看一章,主要还是看章节的篇幅和难度。1000题:在看精讲精练的过程中,每一章看完要及时做1000题,做到巩固的作用。知识点提要:知识点提要是根据当年的政治大纲编订的,这本书比较精华的地方就在几张附录上,我自己把它剪下来带在身上随时看一看,背一背。(做真题之前,我记得我看了精讲精练两遍)讲真题:在上面三本书看完,部分重要内容背完(哲学部分一定要背完!!!这部分就是靠自己)之后,可以尝试做一做真题,先把选择题做完,然后自己在草稿纸上练一练回答大题思路,然后看看详细答案,有没有什么少的点。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这部分不光要看书,还要去看一下肖秀荣的官方微信或者微博,他会在上面发布一些补充的内容,大家可以下载打印背诵。考点预测(背诵版):这一本我没有买,我个人认为自己把精讲精练看完比这种粗线条背诵式要强。如果你觉得时间不够来再看一遍精讲精练,也就是第三遍,也可以买来背一背。冲刺8套卷、终极预测4套卷:这两个都是肖秀荣老师的最后精华,大家一定要把每一题弄懂!最重要的是背诵这两个,17年政治真题基本都在这两套里了,我记得自己背了5遍吧,所有的大题答案我基本都记下来了。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数学相对来说算是比较难的,我感觉今年的数学难度主要体现在计算量大(计算能力很重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和部分题目类型较偏(考到平时不主要关注的知识点)。大家根据近几年考试题型,自己规划一下复习计划。想要提高数学能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多做题、多计算、多总结。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相对来说涵盖的知识点要比张宇18+9+9讲少一些,但是也都是考研重点,如果不想在数学上花太长时间或者感觉时间不太够,可以用复习全书。而张宇的18+9+9讲讲的更加具体,解题方法也比较多,知识点也比较全,但是要记的方法太多了,不一定可以用到很多。我当时综合了一下,看的复习全书,做的张宇的1000题,张宇18+9+9也略看了一点。但是重要的还是真题,一定要做。什么时候开始真题训练(当作考试一样,3个小时的时间),以及后面的宇8、宇4、宇1,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分配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在英语考试中占据主导地位,谁能征服阅读,谁就能主宰整个考试。这里我要着重强调英语真题的无价之宝,从备考初期直至结束,我从未碰过任何模拟试题,因为真题就是最顶级的模拟练习!(请脑补我再说三遍)首先,购入最新年的真题集(比如2013年至2015年),完成后再追溯到前几年(2005年至2012年),接着继续购买更早些年的(1997年至2004年)。我亲历了1997年至2015年的所有真题,总共做了大约三次。第一次全力以赴地做题,随后则是归纳教训,找出错误,审视理解过程中的误区,并牢记真题中的词汇。张剑出版的那套黄皮书相当出色,我全程依赖它,不过选择哪一套还得视个人情况而定。最新的真题尤为珍贵,别留到最后当作预测卷,关键的东西宜早不宜迟。即使年代较为久远的真题,尽管题型和分数可能有所变动,它们仍承载着出题老师的智慧,同样值得我们深入钻研。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变理论、扩散、固溶体、位错、塑性变形等重要概念的课程。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例如,晶体结构的理解至关重要,它涉及到点阵类型、晶面指数、晶向指数等,这部分需凭大量的实例和练习来深化理解。要熟练运用布拉格定律解析X射线衍射图谱。
相变理论包括固态相变和液态相变,理解相图的解读是关键。你需明白如何从相图中获取温度-成分关系,以及不同相的存在条件。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需耐心推敲和实践应用。
再者,固溶体和化合物的形成,以及它们的性质,如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的区别,需深入理解其微观机制。位错理论和塑性变形则是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部分,学习时要结合实际材料的形变现象进行思考。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 **理论与实验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实验,凭实验直观感受和验证理论,加深理解。
2. **案例分析**:寻找相关材料的实例进行分析,比如研究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等的具体应用和性质,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
3. **讨论与合作**: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互相讲解,往往能碰撞出新的理解火花。
4. **定期复习**:材料科学基础的内容繁多,定期回顾和梳理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防止遗忘。
5. **模拟题训练**: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也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