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艺术学理论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大上海电影学院艺术学理论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上海大学艺术学理论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我是开始最晚的,因为这门科目是回报投入比最高的,单位成本所能获得的收益是庞大的,你所需要看的也就是那几本经典的书,因为我个人拖延症比较严重,政治总想着考试之前才背诵,所以有些计划内的并没有看完,如果开始得早,我建议大家还是把下面提到的几本书都看一下。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也就是常说的政治红宝书,它是官方出版的书,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十分正规,十分正规,十分正规,重要的事说三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年真题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这本书,这本书的修订也代表着政治考研的指向标,必不可缺,其次是杨杰主编的《冲刺背诵核心考点》,这本书其实和肖老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内容差不多,但它的内容更加精炼,而且核心考点在书中都用不同字体或阴影注出来了,层次感比较强,因为我准备得比较迟就选择了更加精炼的《核心考点》,然后就是肖老的书了,肖老的书我一共买了四本,《命题人1000题》试题和解析,《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这几本书全都是题目,而且是与真题十分贴近,具有预测目的的题目,《1000题》我做了两边,在本子上做的,自己批改并用红笔订正了,而且也都对照考点把错题看了好几遍,《8套卷》我只做了选择题,大题只看了马原部分的题目,并浏览了一遍参考答案,《4套卷》不仅做了选择题,而且把所有大题都背了下来,直到上考场的前一刻,我都在反复背诵回忆《4套卷》大题答案,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光《4套卷》就押到了四道大题,所以《4套卷》绝对是重中之重,切不可忽视。最后就是时政,我只是自己整理了一些可能考的时政,如果对时政不放心,大家可以考虑买一本《形式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里面有最新的时政要点更新。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主要说一下后期复习吧,大家后期不免手忙脚乱,后期的英语就该回归到真题了,阅读理解应该也练得差不多,这时候的重点也不在阅读理解上,而是各个单项交叉进行的。先开始的是翻译,十月就可以开始英语作文了,我是看的王江涛,然后背他的作文书。倒计时十周的时候,我又开始做真题了,我的计划是每周六下午限时做一套,前几套没有写作文,因为不会写,然后接下来从周日到周五就消化做过的阅读完形和翻译,刚好一天一篇。新题型和完形填空的练习也在这期间进行的,不会花很多时间。对了,背作文要早开始,因为不可能背一次就能一直记住,哪怕再熟,后面还得反复背的。尤其到了12月份,英语基本就是背作文了。完型填空,这部分属于英考试中最难的一项,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做辨析但一个空只能获得0.5分,性价比最低,真题做完也不用花太多时间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艺术学理论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学科,它包括了艺术的本质、功能、形式、发展规律等内容。我在复习时,特别重视对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的理解。我会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艺术的发展脉络,理解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和流派,再深入到微观层面,研究具体作品的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阅读经典的艺术理论书籍如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以及当代艺术家和学者的观点,帮助我构建起全面深入的艺术理论框架。
中外美术史的学习则需大量的记忆和对比分析。中国美术史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现代艺术的多元风貌,西方美术史则从古希腊罗马到印象派,再到后现代主义,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术。我采用时间线的方式进行整理,把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艺术特点一一列出,并凭绘制思维导图来强化记忆。我会尝试从社会历史背景出发,解读艺术品背后的历史信息,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乐趣,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再者,实践也是艺术学习的重要部分。我会定期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亲眼目睹那些在书本上见过的作品,感受它们的真实质感和视觉冲击力。这种直观体验我更深刻地领悟到了艺术的魅力,也使我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论文写作和论述能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我经常阅读相关领域的学术文章,学习如何结构化地表达观点,如何引用理论支持论点,这对我在考试中的论述题部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