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地质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地质调查研究院水文地质学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地质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我觉得肖秀荣老师的辅导资料写得简练实用,肖老师本人曾经担任命题组组长,而且对于考研政治题的好多点评都很中肯,所以在政治上我选择完全信任肖秀荣老师,最初只买了知识点精讲和1000题,看完后又觉得需要熟悉真题的解题套路,又买了真题解析,到后来时政,背诵要点,模拟题什么的,几乎买了肖老师的全套辅导资料.我觉得就跟着肖老师的思路走,政治答题的大方向基本不会出错,再加上最后四套题惊人的押题率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夏天比较浮躁,所以这个阶段是复习效率也不高,每天看个七小时左右。这个时候全书开始看第一遍,有点吃力,看得比较慢。一天10页到15页左右。书上每个例题和课后习题都是先做一遍,然后不会的做上标记,看懂答案,然后合上答案再做一遍。还有自己觉得很好的题也做了标记。看的时候一定要细,不能放过一个知识点、例题和课后,每道题要搞懂,如果实在看全书看不懂,就去翻课本或者上网,总之尽量搞懂。错题本这个阶段也没必要做,不然全都是错题。八月多一点,《全书》开始看第二遍。看的时候前面的知识点看了,感觉重要的知识点重点勾画。然后我第一遍错题很多,所以第二遍只做了错题、不会的题和曾经自己标记的觉得重要的题。
考研英语方面:
九月份,距离考试前夕:每日安排半小时记忆单词,力求持之以恒。开始提前规划你的写作模版,对于平日碰到的语言优美、句型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表达,应及时整理并熟记。每周力争完成一篇小作文和一篇大作文,如果可能,可请教师指导修正。这种持续练习在考场上的回报将是巨大的。对于阅读理解,需通过真题训练,首次练习应严格控制在15分钟内,鉴于考研英语的时间紧迫,每篇阅读的分配时间大致为12至15分钟。第二次研读真题时,务必深入理解并尝试全文翻译,这将对后期的翻译部分和提升阅读理解技能有所帮助。真题是英语学习的宝贵资料,务必充分利用。至于完形填空,无需投入过多时间,通过实践真题寻找感觉即可。翻译部分虽耗时且分数不高,但追求高分者仍需努力。新题型有多种类型,建议尝试一些模拟题,由于真题数量有限,但仍有一定的解题技巧,而且这一部分确实有些依赖运气。总的来说,阅读和作文合计70分,无疑是复习的重点。阅读理解中常出现同义词替换等规律,随着时间推移,你将逐渐掌握。作文方面,你需要构建一个适用性强的模板,并积累各种精彩可引用的句子和事例,如经典的海伦凯勒、贝多芬、方仲永,以及更现代的互联网、马云等实例。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水文地质学的基础知识是关键。你需理解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动规律,包括含水层的概念、渗透理论、水头线、流网分析等。这些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深入研究的基石。我建议使用《水文地质学基础》这样的教材,系统地学习并做笔记,对每个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
掌握地下水的勘查与评价技术也很重要。这部分主要包括钻探、物探、化探、遥感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地下水的水量、水质、水位的监测和计算。这部分需理论结合实践,多看实例,理解各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再者,环境水文地质是的研究热点。如何评估地下水污染,理解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如矿产开采、农业灌溉、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下水问题,这些都是重要的考察点。这部分需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阅读相关文献,提高自有的理论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值模拟和GIS技术在水文地质学中的应用不容忽视。学会使用MODFLOW等地下水模型软件,以及基本的GIS操作,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凭网上教程或者实际操作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解+记忆+实践”。对复杂的理论,先理解其背后的物理过程,凭做题和案例分析加深记忆。尽可能找机会参与实地考察或实验,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这样既能增强兴趣,也能提高理解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