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微电子研究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作为一个理科背景的学生,我对政治感到非常头疼。刚开始时,我尽量避免接触,直到十月份才匆匆浏览了一遍大纲,然后从十一月中旬开始,每天下午都专心致志地学习政治,边看书边做题,就这样急急忙忙地在十二月之前重新看了一次大纲,尽管试题还没有完成,让我有些尴尬。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会及时向老师请教,比如马原的框架,虽然课堂上讲解过但我当时没做笔记,后来花了整个下午自我整理,总算理清了思路。接着,我做了肖秀荣的八套卷,还背诵了风中劲草大约三分之一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原、毛概和史纲的部分。同时,我还做了肖四和任四的练习,以及历年真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通过这些学习,我已经能够识别出很多选择题中的错误选项。至于形势与政策部分,我参考了任汝芬的资料。进入最后一个月,我就开始了背诵工作,每天都坚持,尽管我并不喜欢背书,只勉强完成了肖秀荣小册子的几页。最终,我还是主要背诵了肖四的内容。考试时,由于前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没有完全背熟大题也能流畅地作答。总的来说,我认为政治是最不需要担忧的一门学科,根据我两年的经验,只要适度背诵并多做练习,完全可以取得满意的成绩,所以请放心。
考研数学方面:
在第一轮复习《全书》时,通常需要大约50天的时间,每天投入6到8小时的学习。首先,评估一下你每天能阅读多少页,然后将总页数除以每日阅读量,再加上预计的休息日,这样就可以估算出完整复习一遍所需的时间,我用了50天左右。在开始每个章节之前,先查阅大纲,明确“了解”、“理解”、“掌握”和“会用”的要求,识别关键知识点。接着,重温一次笔记。最后,深入学习数学复习全书的相关章节。对于全书中每一章的每一个例子和课后练习题,都应主动思考并动手计算,思考它们涉及的知识点,确保彻底理解每一道题,除非某些题目对你过于基础。在第二轮复习,我选择了张宇的真题集,因其按知识点分类编排,我觉得这对知识的系统整理非常有益。同样地,遇到错误或不熟悉的部分,我会记录在笔记中。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是单词,我用乱序版背了第一遍,之后就从网上找来电子版,(这个时候开始做真题的阅读)筛去一眼我就知道意思的,剩下的订成小册子,差不多一页二十行。第一天,只看每一页的第一行单词,第二天,看头两行,以此类推,这样一遍之后,再从最低下开始,倒着轮一遍,差不多两遍之后,单词就差不多了。英语重点是阅读理解和作文,这并不意味着其他题型就不重要,而是要重点突破。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我一般会一篇阅读理解看四遍,每一遍练习的东西都不一样。第一遍就是在15—20分钟把题目做完,然后对答案,这是解题的过程。第二遍,就开始认真仔细看每一段,把不会的、意思模糊的单词、短语、结构复杂的句子整理出来,再用单词软件详细的查阅每个知识点,把它整理到笔记本上,复杂的句子结构进行分解、举例,也整理在笔记本上。我一般按照年份进行整理,每天也就整理一篇阅读理解。这是记单词、分析句子结构的过程。第三遍我会把整篇文章口头翻译一遍,然后把翻译内容与资料书的内容对照一下。这个过程很短,基本上是脑子过一遍。这是翻译阶段。第四遍,就会把每个自然段的结构、内容、意思剖析一下,每道题对应哪个自然段,各段落的逻辑关系等等。这主要是复习新题型的过程。所以,一篇阅读理解就可以把整个真题的题型大体复习一次。每天一篇,坚持下来,会积累很多东西。作文不要很死板的套用一些模板,让阅卷老师发现会往死里扣分,所以最好总结一些自己认为很充实的一些句子,自己整理一套属于自己的模板。其他题型可以拿出一部分时间进行专项练习。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一切以真题为研究对象。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物理,作为微电子学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喻。它涵盖了从能带理论到载流子输运,从PN结到MOSFET等核心知识点。理解和掌握能带结构是关键,包括价带、导带、禁带的理解以及类型半导体的区别。要深入理解这些概念,需扎实的量子力学基础,复习初期应把这部分知识巩固好。
载流子的性质和运动规律也是重要的考察点。了解自由电子模型和玻尔兹曼统计,理解温度对载流子浓度的影响,以及如何计算漂移电流和扩散电流,这些都是常考题型。载流子的散射机制,如电离杂质散射、晶格振动散射等,也需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再者,PN结的形成原理及其特性,如PN结的击穿现象、单向导电性,以及二极管的工作原理,都是半导体物理的重要部分。MOS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如MOS电容、MOSFET的阈值电压、沟道形成等,也是需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关键。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半导体物理的内在逻辑,应对复杂的计算题;记忆则需凭做笔记、画图等方式,将关键知识点牢记于心;实践则是凭做题来检验和巩固所学,尝试做一些历年真题或者模拟题,这样既能熟悉题型,也能提升解题速度。
,多参与讨论,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每个人都有自有的理解和思考,相互交流碰撞出新的火花,帮助更全面地理解知识点。
保持好的心态也很重要。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有耐心,坚持不懈,自己一定能够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