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化学科学学院应用化学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在准备政治复习时,最好先浏览一下历年的真实试题(我个人是后期才这么做,其实提前看更佳)。接着,我会按照大纲和任汝芬的系列一进行学习,同时完成系列二的练习题。不过,我发现专注于系列一并不太有效,所以我决定只依赖大纲。虽然我不认为阅读系列一是必要的,但系列二的题目,特别是选择题,是必须做的,这有助于识别可能的考点,从而使我看大纲时能更加聚焦。大纲我反复研读了很多遍,具体多少遍已记不清了,每当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会查阅。我在9月1日开始了政治复习。
我把红宝书(也就是大纲解析)当作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饶有兴趣地细读了两遍以上,并结合着做肖秀荣的《1000题》。到了10月,风中劲草出版后,我就把红宝书放在一边,因为它太过冗长,而考试需要集中于关键点。每做一次《1000题》,我都会在答案旁边记录之前做错的选项,这样下次查看时能加深记忆,错误率也会显著下降。我坚持这样实实在在地完成了《1000题》三遍。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教材看了2遍,结合着数学考研的范围看,课后的练习多做基础题型。看完课本之后开始做复习全书,大概做了3.4遍吧,大部分是基础题型,刷起来很快。660刷了2遍,这本书虽然有些题也是有难度,但总体来说知识点和题型总结的非常好,多刷几遍对于提高数学绝对很有帮助。大概10月份进行专题强化的训练,也一边记笔记,也开始做真题。个人建议数学准备两个笔记本,一个用来整理知识点和常考题型,另一个用来记错题。说来还惭愧,Lz的错题没有坚持下去,知识点倒整理的比较完整,后面直接当教材看了,基本做的题都能从上面找到归纳,也是花了很多精力,欣慰的是这门付出是和收获成正比哒。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阅读:这是重头戏占到40分。我只用零散的时间背单词,节省出来的时间就做1997-2007阅读真题,单词与真题同时进行,在训练阅读的同时强化单词的记忆。前十年真题用的《考研真相》,这本书写的相当细致,逐词逐句翻译,每个长难句都有讲解,可惜的是有些阅读题的解析说服力不够,这本书做了3遍;2007-2017年用的张剑黄皮书,这本书虽没有前者细致,但解析很好,很有套路。因为前十年做了3遍,2007-2015年做了两遍。由于时间关系,把精力给了专业课,最新的两套没做。这不可取,最好是拿出来做考前模拟。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物理化学涵盖热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动力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的基础概念都是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石。例如,理解熵、焓、吉布斯自由能等基本热力学函数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分析化学反应方向性和平衡常数计算的前提。同样,对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象性、泡利不相容原理等概念,也需有清晰的认知。
公式和定律的理解与运用。物理化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定律和公式,如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朗缪尔吸附理论、玻恩-哈伯循环等。这些公式不仅仅是计算工具,更是反映物质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理论框架。需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不仅仅是机械记忆。
再者,重视实验和实例。物理化学的学习不能脱离实验,凭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比如解释环境污染物的行为,或者设计新的化学反应路径,都能使知识更加鲜活,也更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工具的运用。物理化学涉及到大量的数学运算和解析,如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提高数学能力,熟练运用相关数学工具,是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极其重要。我会定期整理笔记,构建知识体系,并尝试解答课后习题,甚至模拟试题,以此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