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商务智能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商务智能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商务智能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文科生,我对政治并未投入过多精力,最终成绩还算过得去。遵循前辈的建议,我选择了几本业界知名的政治辅导书籍,包括教育部大纲解析、风中劲草的核心知识点、肖秀荣的1000题、真题解析、8套卷、时事与政治以及4套卷,还有任汝芬的4套卷。大约在9月20日左右,随着红宝书的发布,我开始了复习之旅,每天阅读两章节,并配合1000题练习。
在9月至11月期间,我专注于选择题训练,真题中的选择部分也进行了演练。完成第一轮学习后,我结合风中劲草的知识点和1000题的错误题目,快速地进行了第二轮复习,因为近年来选择题的趋势更加灵活,常从不起眼的细节中设题,所以我特别注意了每一个知识点。
接下来是肖秀荣的各种模拟题集,包括时事内容,尽管分数不多,但通常较为简单。至于大题,不必过于焦虑,12月份开始集中背诵,主要是掌握答题模板,多背诵就能逐渐掌握答题技巧。个人认为任汝芬的4套卷质量一般,但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非常好,特别是大题,务必全文背诵。20题虽篇幅小巧,同样值得一试。
考试首日,由于太过紧张,我犯下了将正确答案改成错误的愚蠢错误,这让我十分懊悔。对于大题,应清晰列出要点,如果记不清楚,可以适当发挥几句,因为阅卷老师没有太多时间细看每一道题。大家都说政治是一门短期内投入产出比高的学科,多背诵总是有益无害的,所以建议尽早开始政治复习。
考研数学方面:
日常训练时应提升效率,避免拖延,尝试设定时间限制来训练自己在紧张环境下思考,因为这正是考场的真实情景。不少同学长时间自学后,忽视了考试的实际感受,导致真正步入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场时显得格外陌生,症结便在于此。在平日练习中,需以考试的标准要求自己,施加压力,提高解题速率。660题中的难题即使浏览一遍也可能耗至11月,而这个月可以先迅速回顾复习全书中不熟悉的例题,这一阶段会相对较快。接下来的关键是400题,务必完成两次,尽管难度颇高。
考研英语方面:
期待每位同学都能对每个环节给予充分重视,因为它们互有关联。仅仅专注于解题和精读可能并非最佳策略。对于基础知识稍弱的同学,强烈推荐深入背诵词汇,并将其置于实际语境中记忆,同时增加阅读的广度,遇到不明白的词汇及时查阅。这样,随着反复遇见,生词便会自然而然地被牢记。再者,建立习惯至关重要,无论阅读或写作,应保持稳定的练习频率。不必强求每天大量阅读,但必须确保每天都进行,这是非常关键的。最后,关于参考资料,不建议购买过多,优秀的教材往往需要多次学习才能充分掌握。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综合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知识体系,包括管理学基础理论、运筹学、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对管理学基础理论,你需理解和掌握决策理论、组织行为、战略管理等核心概念,这是分析问题的基础。运筹学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线性规划、网络模型、动态规划等方法要熟练应用。
信息系统部分,不仅需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更要熟悉数据库管理和编程语言,如SQL和Python,这些都是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基础。对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理解也不能忽视,这些是现代信息管理的重要应用场景。
再者,数据分析是这个专业的重头戏。统计学知识是基础,从描述性统计到推断性统计,再到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都要能够灵活运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知识也非常重要,它们是解析大量数据,发现规律,进行预测的关键。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应用”是最有效的。理论知识需深入理解,不仅仅是记忆,是要能够将之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对运筹学和编程,大量的练习必不可少,只有凭实践真正掌握。对数据分析,除了理解统计原理,还要动手操作,使用真实的或模拟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升实战能力。
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这能帮助你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方法,拓宽视野。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到研友一起学习,互相讨论,共同进步。
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至关重要。合理安排时间,定期复习,避免临时抱佛脚。遇到困难时,保持冷静,自己,每一次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