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力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力学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力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12月到考试前,我花半天在政治上了,之前都是晚上看两三个小时。要理解了核心的精神,把每个论述的大点串起来。这最后一个半月,我买了两个小册子,28道题和将中挺的核心考点预测。我就觉得小书好拿,而且那些我都掌握了也就足够了,但事实证明那是不可能记住的。我最后一星期还买了任汝芬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红宝书当然是最重要的参考书,能多看就多看。觉得基础不好可以边看边做选择题,肖老师的1000题就可以。时间紧任务重的同学可以考虑用风中劲草,虽然书中错误不少,可是条理很清晰,适合背诵。主观题一般成绩差距不大,后期的冲刺班轰炸基本能够满足需要。
考研数学方面:
简单说下数学的用书吧:课本是《高等数学上下》同济第六版、《线性代数》同济第五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第四版。然后最重要的是二李的《复习全书》和《历年真题》,这个最好多撸几遍。。还有曹显兵的《概率论复习讲义》,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复习讲义》。我还买了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但是没时间看了。还有张宇的模拟8套卷,就做了一套感觉好难。学数学的主观问题。有些同学对数学有天生的恐惧,说实话我本人的数学也不好,大学期间数学课程也就刚及格的水平,所以大家只要好好努力,一路坚持下去,肯定会得到满意的分数。
考研英语方面:
我本人比较喜欢英语,当然英语也比较好,做数学题的空隙每天拿出两个小时做英语阅读简直是享受(可能很少有人有这种感觉吧)。我就是铁打的每天两小时英语,一直坚持到了初试的前一天(考之前还做了两篇练练手)。我记单词没用过什么恋恋有词之类的,就是从98年真题开始做,每做一篇把每一个不熟悉的单词记在一个本上,重点就是每天有时间就看这个本。我觉得这样才能抓住考研词汇的重点,做的多了就知道哪些是高频词汇,哪些是容易混的了。没事的时候拿出来做过的文章默读,当做故事来读,通过情景记单词也是一种强化。到底英语就是单词量必须足,不然阅读做起来你绝对有想哭的感觉。然后就是语感的培养,好多人问过什么叫语感,这个我也说不出来,自己悟,大概是一个长难句你让我说出来具体意思可能很难,但是看过后用语感带出你能知道个大概的意思,反正是很朦胧,但你看题目,就能通过你理解的大概意思选对,很管用。我训练语感就是通过不断地读,不断地读,不断地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慢慢地对于很多人来说长难句需要一点点的抠,我就只需要扫过一两遍就能搞定。你做题的时候不需要搞得特别明白,做对才是王道,分析的时候才需要好好搞明白,一天基本就是四十分钟做两篇阅读,然后用一个半小时有时候两个小时去整理生词,全文翻译(一句句的翻,这个懒绝对偷不得,你偷了懒,最后全得自己受)。我做英语几乎是从五月份就开始卡点做阅读,一篇绝对不能超过18分钟,事实证明对我来说是完全适用的。因为我觉得真题本来就不多,你如果每一篇花半个小时来做来研究真的是浪费了练手的机会,我每天英语只花两个小时,如果你觉得对你来说太少可以多一个小时,但建议不要超过四个点,因为还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数学。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原因,包括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基本原理。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基本概念是理论力学的基础。我在复习过程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定律,不断凭做题来巩固。
掌握好矢量运算至关重要。无论是力的分解、合成,还是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都离不开矢量的知识。我会定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确保自己能在各种情况下正确进行矢量运算。
再者,动力学问题是我复习的重点之一。这涉及到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角动量定理以及达朗贝尔原理的应用。对这类问题,我建议大家多做实例分析,例如摆动问题、碰撞问题等,这样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振动问题也是理论力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周期性运动、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等内容需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理论相对复杂,需凭画图、解析公式等方式来深入理解。
我强调一下解题技巧和逻辑思维的重要性。理论力学题目往往需清晰的思路和严谨的推理,这就要求在解题时要有条不紊,步步为营。我习惯于先分析问题,确定应用的物理定律,一步步推导出答案。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结合教材和习题集是最有效的。教材能帮助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习题集则能检验理解程度,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也推荐使用一些在线资源,如Coursera或Khan Academy上的相关课程,它们提供了丰富的例题和讲解,对我个人的学习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