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成电自动化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电子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知识点繁杂如饺子馅,但我们可以通过归类来记忆,防止混淆,这对处理多项选择题特别有效。对于主观题,我从11月起,每日清晨诵读参考资料,并聆听老师的肖四答题策略解析。他们还教了我一些通用的答题技巧,在实际考试中非常实用。选择题部分,依赖于1000题,我把做错的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连同相关背景或事件一起抄录,反复温习。至于大题,肖四是关键,十二月时,多记住一句可能就多得几分。政治是最讲诚信的科目,你付出的努力都会在分数上得到回报。
考研数学方面:
起初,我研读教科书,反复阅读了两次,并挑选了一些课后习题来做。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习题的风格与考研试题有所不同,因此不宜过度沉浸其中。接着,我开始研读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天真地计划在通读一遍后转向复习全书。然而,在看到大约第七章的时候,我意识到难度颇高,继续下去可能会耽误时间。于是,我果断转而直接攻读复习全书,这个决策非常明智,因为复习全书比18讲详尽得多。另外,张宇的书中将数学三和数学一的内容混合,导致整体显得较为困难。由于我已购买了线性代数的讲义,我就从复习全书中抽出线性代数的部分并丢弃,这让书变得轻薄了不少:D 去年的数学是多年来最难的一次,而今年则是最简单的一年,我恰好都遇上了...总的来说,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对自己设定更高的标准,多做一些难题,对于调整考试心态十分有益。7月份,我开始做李永乐的全书,并结合分级练习,这算作我的第一轮复习,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9月份,我每天做660题中的高数10道选择题、10道填空题、10道代数选择题以及10道代数题,随后纠正错误,这可以算作第二轮复习。之后,我每周会做2-4套试卷,同时搭配张宇的一千题。随着张宇的8套题、4套题和李永乐的8套题陆续发布,时间便来到了考试之际。这样的学习效果还算理想,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不太喜欢背单词的,最开始买了红宝书,一个单元都没背下来,后来发现我是不太适合抱着单词书刷单词的。后来买了朱伟的恋恋有词,一天下午一个单元,总共30个单元,刚好一个月可以刷一遍,贵在坚持,第二天花半个小时把昨天下午学到的知识温习一遍,这里有个小建议,就是第二天上午温习的时候可以专门准备一个小本,记录你不是很熟悉的单词和搭配和知识点,写下中文,单词不认识的也可以抄上去,跟着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进行反复记忆,我当时是留着第三天默写,这样可以帮助记忆,便于查询自己更薄弱的地方,下次更加注意,再反复,有针对性。12月份还把之前背的句子和作文滚动复习着,单词也时常翻着背,不能放下。此时正式开展阅读练习,从08年到19年真题,每次做2~4篇,之后一定要做好总结,吃透;因为真题要反复做,在考前会做3~4次,具体安排大家自己斟酌。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系统理论的基础,涵盖了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多个重要领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比如,了解什么是开环控制系统,什么是闭环控制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反馈的基本概念,知道负反馈如何稳定系统,正反馈可能造成系统的不稳定等。
在深入理论前,你需熟悉并能熟练运用拉普拉斯变换,它是将时域问题转换到频域进行分析的重要工具。掌握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法也是分析系统动态性能的关键。这些方法帮助直观地理解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响应和稳态误差。
对控制器的设计,PID控制是最基础也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理解其工作原理,学会如何调整比例、积分、微分参数以优化系统性能,是每个考生都需掌握的技能。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空间法、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等内容也需一定的理解。
学习过程中,我建议结合实际案例来加深理解,例如凭设计和分析简单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或者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这不仅检验理解程度,也能你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十分有益的。与同学一起解题,共享学习资源,互相解答疑惑,这样既能提升效率,也能激发思考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