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大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上海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用的是肖秀荣的全套,政治的复习我开始的比较晚,大概是从9月份的时候开始的,每天看一章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有的章比较少的可以看两章。看完就把对应章节的练习题做一下,包括每章的课后练习和1000题对应的单选和多选,当然只是看一遍很有可能有一些知识点没有记住,做完题以后根据错题再把知识点强化一下。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算是过完了政治的一轮,说实话心里很没底,感觉自己什么都没记住,于是第二遍重点就是1000题,再做的话错的不少,就是对照错题去巩固知识点,把错题都标注出来,方便以后再看。我把1000题过了不下3遍,但有些错题总是反复错,后来觉得没题做了,看到自习室很多人买了什么800题,就也买了那个来做,个人感觉不好用!题出的剑走偏锋,喜欢抠字眼,与真题的感觉差别还是蛮大的,但还是做完了,但我还是比较容易养成题感的,这样的题做多了会把我思路带偏,以后就没再看过了。真题才是王道!!!然后就是不停的看错题,做肖八,我做真题的时间比较靠后,以至于没有很好的养成题感,这是个教训!真题要反复的进行练习,要留些真题最后进行模拟。
考研数学方面:
请勿忽视数学的任何一个科目,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如今愈发关键,不认真对待可能无法取得理想成绩。建议基础知识稍弱的同学尽早参加辅导班,优先选择一对一教学,视频课程的效果往往有限且耗时。其次,适量练习是必须的,但质量优于数量,题目无限,反复操练效果不佳的题目以求透彻理解。再者,尽早开始做历年试题,不必受他人影响,十月中旬起就可以着手,至少要做两遍,否则后期会感到紧迫。真题通常较为基础,无需预留模拟题,尽可能全部完成,尤其是近期的试题更需深入总结。第四点,数学解题的感觉至关重要,直到考试前一天都应持续练习以保持状态。后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并维持这种感觉。张宇的四套卷和八套卷,以及李永乐的6+2都可以尝试,多样化的题型有助于提高应对难度的心态。十二月份,回顾基础笔记,熟记公式,并通过模拟题保持解题手感。最后,考场上的心态极其关键。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十一月中旬着手准备作文,初期阶段主要研读了王江涛老师精选的十篇高分真题。进入十二月,我每天都坚持撰写一篇文章,无论什么主题,我都立即动笔。刚开始的体验确实艰难,尤其是前两篇,但到了第四篇左右,我仿佛找到了感觉,之前背诵的文章在我脑海中融会贯通,我能自如地变换句型,运用所学。在实际考试时,我没有依赖任何模板,却能流畅地书写,思绪如泉涌。正是由于作文的努力,我的英语总成绩得到了些许提升。因此,关键在于要真实模拟考试环境去写作,不断地写作,不断地实践。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至关重要的。模拟电子技术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如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感等,这些是构建电路的基础。要深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这些都是解题的关键。掌握二极管、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及运算放大器的应用也是必须的。
实践操作不可忽视。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我建议大家多动手做实验,凭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尝试搭建一些简单的电路,比如RC滤波器、放大器等,这样既能提高动手能力,也能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再者,熟悉并掌握电路分析方法。例如,使用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解决复杂电路问题,或者利用波特图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这些方法需反复练习熟练运用。对动态电路,理解并运用拉普拉斯变换进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重视教材和参考书。上海大学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可能有指定教材,这些教材通常包含了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还参考一些经典的教辅书籍,如胡军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等,这些书籍往往能提供更深入的解释和更多的例题。
定期自我检测。做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好方式。凭做题,你了解自有的弱点在哪里,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做题的过程也是一种训练,帮助你在考试中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