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资源与环境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参考书目:肖秀荣的一系列书,包括《1000题》《讲真题》《知识点提要》《冲刺八套卷》《最后四套卷》,除此之外没有用过其他的书。政治接近80的分数是这几门中最满意的,复习政治的思路大概是这样的:9月初开始做《1000题》,都是看完一章书,再做一遍题,然后对答案,当时选择题错的惨不忍睹,尤其是马原的多选让人很崩溃。做完一遍后,就又买了一本,重复第一遍的过程,这时候的错误率已经降低了很多。到了10月中旬,用肖秀荣的讲真题,把历年的真题大概过了一遍,只做选择题,大题都是看看答案找找思路。这一期间也买了红宝书,但内容实在太繁杂,就没有细看,11月份的时候由于大部分时间给了专业课,政治稍稍有点放下,主要是用的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按照那本书又将知识点过了一遍。12月份的时候就进入疯狂背诵的阶段了,这时候我买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背诵版》,但感觉不如《知识点》好用,所以背的知识点,还有《冲刺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都是做了选择题,然后直接背大题答案。还做了一份风中劲草的形势与政策的选择题,好像也有预测中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有些我也记不清了。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复习全书的选择,我买了一本高数18讲,但是后来又买了一本二手李永乐复习全书。一开始不要直接看复习全书,一定看不懂,复习全书当词典用,查公式比较好,复习全是是强化阶段用的。千万不要没看课本就看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会把一些章节撮合,适合所有基本知识点都了解后巩固强化使用,里面总结的一些技巧特别棒,例题、习题都要全部掌握。不是很厚的一本书,压力不大。
考研英语方面:
分享一个实用的小窍门,我对每份试卷的处理方法或笔记整理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深入剖析错误的原因,是因为遇到了生词,还是理解错已知词汇的含义,或者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文中,忽视了作者的实际信息?其次,找出那些“熟悉但意义陌生”的单词;再者,识别常见的复杂长句模式,例如面对多个"of"时,别让其复杂的外表干扰你,静心从最后一个"of"开始往前翻译;最后,留意哪些精彩的句子可以用在写作中。
考研专业课方面:
构造地质学的学习首先需理解基本概念,比如板块构造理论、地壳运动、地质年代等。这些基础知识点构成了解读地质现象的框架。我会凭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籍,以及观看相关视频来深化理解。定期整理笔记,绘制地质图,加深记忆并提升空间想象能力。
在深入学习阶段,我会特别关注地质构造分析和地质灾害两个方面。例如,如何凭地质构造特征预测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这是实践中非常实用的知识。我会凭案例研究,比如分析历史上的大地震事件,来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构造解析也是现代构造地质学的重要工具,掌握其使用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实验和实地考察是构造地质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实验室中的岩石矿物鉴定、地质年代测定等操作,帮助更直观地认识地质物质和过程。野外实习则能直接观察到地质构造的形态,体验地质历史的痕迹。每次实地考察后,我都会详细记录观察结果,绘制现场素描,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这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极其有益。
至于复习策略,我建议定期自我测试,如做模拟试题,这有助于检查学习进度和巩固记忆。参与小组讨论或寻找学习伙伴,互相答疑解惑,共同提高。及时跟进科研动态,阅读相关论文,了解学科前沿,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