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山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山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这是一个投资小、收益大的科目,我是在10月份之后才开始学习的。对于政治,我的方法是参加课程、大量练习选择题,以及在最后两周全力背诵肖八和肖四的大题,同时注重答题时的思路清晰。由于起步较晚,我直接通过做选择题来学习,尤其是模拟题,市面上能找到的我都做了,每天晚上从9点到11点半,至少完成了1000题的两轮复习。因为大题部分难以拉开分数差距,所以选择题的准确度直接影响政治总分。至于大题,我不建议提前花太多时间去背诵,最后两周集中火力背肖八肖四就足够了。如果实在记不住,考试时可以参考材料,关键是要写得充实有条理。
重点来了!1. 不必过早开始,九月份以后启动就行,并且尽量避免用上午和下午的最佳时间段。2. 大量练习选择题。3. 利用零散时间听听选择题的知识点,有个大概印象就OK,最后两周全力以赴背诵肖八肖四。
考研数学方面:
在七月底至九月中旬左右,我大致完成了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推荐使用同济版)的学习,并且逐一定做了课后习题(这部分耗时较长,可酌情选择题目)。在此期间,我还同步看了复习全书。《660》这本书必须认真对待,因为它能提升复习效率,让你深入理解题目的特性及解题策略。660覆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特别关注对重要概念的掌握,有助于发现并弥补学习中的不足。虽然难度相对较高,但只要坚持攻克,必定会有收获。最好是能在暑假期间完成第一轮,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后期你会发现时间越来越紧张。我就因为拖延,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7月起着手英语复习,全神贯注于研读红宝书。我特别欣赏这本书每部分前的词汇表,只列出本节的英文单词,无中文释义,复习时我会先看单词,遇到想不起含义的就标示出来。持续积累词汇是我始终坚持的任务,我认为它对于维持语言敏感度至关重要。即使在最后阶段必须集中精力攻读专业课和政治,也要尽量挤时间回顾单词。此外,推荐一种记词法,一本蓝色的小册子,好像是讲解如何在17天内掌握GRE单词的,虽然书名已模糊,但其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制定的学习计划非常实用,稍作调整就能发挥很大作用。
说到阅读,考研英语阅读的关键法宝无疑是历年真题。老师教授的深入剖析方法极其有效,不仅能增进理解,还有助于形成西方思维模式,只是速度可能会稍显缓慢。我通常以一周为周期,完成一套年度真题并仔细分析。经过真题练习和解析,我能逐渐揣摩出题者的意图,那些考察作者态度之类的题目以前总是困扰我,但现在几乎不再出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涉及到数学、物理和电子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理解上,你需对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包括它们的时域、频域和复频域表示。其中,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是理解和分析信号的关键工具,这部分需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
掌握系统的性质,如线性、时不变性、因果性和稳定性等,这些是分析和设计系统的基础。对线性时不变系统(LTI),傅立叶变换和系统函数H(s)或H(z)的应用尤为重要。要理解卷积的概念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这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实用。
再者,脉冲响应和频率响应是描述系统特性的两个重要参数,理解和计算这两个参数的能力是必备的。对离散时间系统,理解z变换和单位取样序列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比记忆更重要。尝试自己推导公式,凭做题来加深理解,不是死记硬背。多做一些经典的例题和习题,比如奥本海默的《信号与系统》,这本书的习题很有挑战性,能够帮助你深入理解知识点。利用MATLAB或其他编程语言进行数值模拟,直观地观察系统行为,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小组讨论也很有效,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这样既能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也能从他人的思考中获得新的启示。
不要忽视课本外的知识扩展。阅读相关的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能帮助你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和应用“信号与系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