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财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真题虽然没有必要像英语真题一样多次重复做,但可以了解政治考题的特点,感受一下命题风格。建议是多刷题,刷客观题,多总结。二战的时间比较宽裕,在国庆上面授课之前做了肖秀荣1000题,在11月底之前又把1000题刷了一遍,总结错题,12月份的时候只看总结的错题就可以了。12月份开始主观题,届时会有各大机构的押题,肖八肖四蒋五任四米三,每天一套客观题,保持手感,一定要注意总结,总结错题和知识点,及时回顾。同时也要开始背主观题了,肖四是必背的,蒋五和肖八选背,可以综合一下,毕竟很多是重复的。最后,一定要做蒋中挺最后一套卷!反正这两次都是主观题做到原题了的。建议考前一两天用来模拟,卡时间做,主观题也要一字一句的写下来,不要把第一次完整做题放在考场上。
考研数学方面:
初期阶段被视为根基阶段,它的核心任务是为后续的学习建立牢固的基石,而我事后证实这一策略是有效的。教师的专业素质极高,对我的后续复习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时期,我以《数学大纲解析》为主线,研读了三本权威教材。针对每本书,我都制作了详细的笔记,并悉心完成了教师布置的所有练习题。记笔记旨在深化对关键概念、定理和公式认知及整理知识框架。解题则能检测我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深度并巩固这些基础知识。同时,我深入研读了《数学大纲解析》,从中明晰了考研数学的考核范围、各部分知识要求的掌握程度以及不同考点的命题模式。
考研英语方面:
如果要重新接触英语并找回感觉,我会建议挑选一本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无需过于深入,做题、看答案,关键是理解解析,找出错误所在。我个人使用的是考试虫的阅读部分,包含四篇阅读和一个新题型,前三篇相对简单,第四篇稍难,仅作为练习阶段使用。对于张剑的150篇,我不太推崇,我购买的基础训练篇虽然题型与真题有些相似,但有时答案缺乏信服力,因此只完成了一些单元。而提高篇据同学反馈,生词量较大。我在八月开始做起1991年的真题,直至2000年前的都当作练习,因为它们比其他参考资料更为可靠。首先做题,查看准确率,接着分析错误选项的成因,一直做到2002年。然后回头再做一遍。我的方法是逐句翻译,大致在原文上写下含义,对照标准译文校对。这个步骤很耗时,但很有益处。刚开始翻译时可能会感到困扰,但坚持下来,几年后你会看到显著的进步,同时提升了翻译技能,无需额外花时间练习。完成1992-2002年的翻译后,我转做2003-2008年的真题,同样流程,但在翻译上更加自如,尤其是2005年后,只需处理少数复杂句子,翻译准确度和理解阅读答案的能力大幅提升。我预留了最后三年的试题用于最后一个月的自我评估。这样做完一轮,你会发现第一轮的答案已淡忘,所以请放心大胆地做真题。在第二轮中,重点是分析题目,探究正确选项为何正确,错误选项为何错误,错误类型是什么。同时分析文章结构,划分段落,理解每段主题。此轮结束后,开始第三轮,快速浏览文章就能把握整体框架,继续做题。实际上,若能每天专注投入,加上词汇记忆,时间并不会过多。所以提前开始真题练习并无坏处!最后一轮,我会大声朗读真题,边读边思考文章结构,增强阅读感。最后提醒,在最后一个月集中精力准备作文的同时,切勿忽视阅读,至少每日要阅读一两年的真题。这种方法可能费时费力,短期内成绩进步不显,但从我和周围同学的实际经历和最终分数来看,确有一定成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这包括供求理论、市场均衡、机会成本、边际效用等基础概念,这些都是经济学大厦的基石。你需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到各种实际问题中去。例如,如何凭供求模型分析价格变动对市场的影响,或者如何计算和解释机会成本。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决策,如消费者行为、企业生产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GDP、就业、通货膨胀等。你需掌握这两方面,因它们经常交织在一起。例如,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或者供需变化如何反映在国家经济数据上。
再者,熟悉并熟练运用经济模型是必要的。例如,IS-LM模型、AD-AS模型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等在微观经济学中的模型。这些模型能帮助系统地理解和预测经济行为。
案例分析是提高经济学理解的重要手段。你找一些实际的经济事件,尝试用所学的理论进行解析。比如,为什么某些产品会涨价,或者政府为什么要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这种实践性的思考将使理论知识更生动且实用。
数学工具的运用也是经济学的一大特色。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基础知识对理解和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至关重要。你需熟练掌握这些工具,以便于处理如最大化利润、最小化成本等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经济学的热情,持续阅读经济学相关的新闻和文献,提升洞察力和理解深度。定期做题和模拟考试,帮助你检验学习效果,找到自有的弱点并及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