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外德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于八月末着手准备政治学习,购入了肖秀荣的命题人系列教材。初期阶段,我的策略是首先阅读书籍,随后练习1000题。初期可能会遇到很多错误,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理科背景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不必过于忧虑,初步理解后,能达到大约60%的正确率就不错了。我推荐参加一个政治辅导班,因为其涵盖的知识点繁多且琐碎,自学可能导致困惑。有老师的引导可以帮助理清思路,区分关键内容。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选择,实际上,跟随任何一位知名教师都没太大差别,因为他们都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重要的是你要能够理解和吸收知识,老师们通常都会悉心解答你的疑问。
考研英语方面:
从4月份开始到暑假前,我每天做一篇张剑的黄皮《阅读150篇(基础版)》,在做这本书的过程中切记,不要纠结对错,现在做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英语阅读习惯及语感,文章是最重要的,题则是次要的。有人会问,这时阅读过程中要不要记忆那些文章中不会的单词啊?这个大家因人而异吧,觉着自己时间充裕可以记忆,觉着那本厚厚的词汇书就够自己搞的了不记也可以的。做完《150》之后差不多就要到暑假了,暑假开始做97到04的真题阅读,同样是张剑的黄皮真题,至于一天几篇我觉得都可以,我是一天一篇的。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就要注意积累那些不会的单词了,同时要结合题后的解析去分析段落、分析题目、分析文章中的难句、翻译整篇文章。虽然97-04年份的题目与这几年的题目思路有所不同,但看看还是没有啥坏处的。暑假后就开始05-now的真题训练了,这一过程十分重要,题目的参考价值也是随着年份日益提高的。训练过程与暑假类似,同样需要记忆文章中的生单词、分析题目、分析段落、长难句。真题做题方法因人而异,有的同学是每天做一个年份的阅读,标注生单词、分析长难句,然后做第2遍时分析文章,做第3遍时分析题目,如此循环往复N遍。好像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主流方法貌似也是这样。我的方法和别人有点不一样,我都是1遍过的==,也就是真题阅读总共我就做了1遍多点,比较难点的文章我做了第2遍。我每天只做1篇阅读,每篇阅读做完当天就标记单词、长难句、分析文章、题目、翻译文章等等。所以,这种复习方法也是有点非主流的,学弟学妹一定要结合自身学习实际。我这人可能比较喜欢钻磨东西,不管是政治大纲还是英语阅读,看的时候做的时候都很细致,做题的时候也会反复思考琢磨,所以导致进度很慢很慢,都没有时间去做第2遍的。大家一定要磨练出趁手的神兵利器,养成自己的做题看书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了,真题不要一口气做完,记得留出最后3年的,考前半个多月掐着时间模拟用哦。李剑《考研英语词汇真经》过六遍。前三遍全看,第四遍只看单词,第五遍和第六遍只看例句。这本书我觉得总结的很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德语基础是基石,它涵盖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写作等多个方面。我认为,对词汇的学习,坚持每日积累是关键。使用记忆卡片或者下载相关的学习应用,每天定时复习并增加新的词汇。要注重实际运用,尝试用新学的词汇造句,这样既能巩固记忆,又能提高表达能力。对语法,理解并掌握其规则至关重要,但也要注意实践,多做题、多写作,语法知识在生活中落地生根。
德语专业综合则更偏重于深度和广度。这包括了对德国文化、历史、文学等的了解以及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你需广泛阅读,不仅仅是教科书,还是德国的经典小说、报纸、期刊等,以此拓宽视野,增强语感。对每一篇阅读材料,不仅要理解表面意思,还要学会分析作者的观点,提炼主题,这对提高批判性思维非常有帮助。
不要忽视听力训练。德语广播、电影、音乐都是很好的资源。凭听力,你更好地理解德语的发音规则,适应不同的口音,并提升理解速度。我建议每天至少留出一段时间专门进行听力练习,初期从简单的对话开始,随着水平提高,逐渐挑战新闻或学术讲座。
关于论文写作,这是德语专业综合的重要部分。你需提前准备,挑选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文献调研,形成自有的观点。写作时,注意结构清晰,论述逻辑严谨,语言准确。多找老师或者同学审阅,他们的反馈会帮助你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