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热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工程热物理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我今年考的最糟糕的一科了,可我一直觉得我政治是最好的,这个科目的技巧性是很强的,也存在很大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问题,我的方法可能不适合任何人,因为我开始的实在太早,而且用很强的记忆力记住了课本和每一道题,可今年的真题和前几年都不一样,活的厉害,仅靠着扎实的基础或靠着神奇的“蒙”都无法取得高分,说这些并不代表你可以等10月再开始政治的复习,这么和你讲吧,专业课和英语差距并不会拉开,那么如果明年政治偏重基础,那么政治可能是胜负手,所以只要在大进度来得及的情况下,政治复习必须重视。
考研数学方面:
大约3月份开始正式复习,一开始看课本,选择性做课后题。过了一遍之后,发现巩固的不太扎实,于是开始看课本和本科笔记,并开始做1800题,这个时间比较长。大约用了两个月。基础强化全部完事之后,大约已经十月中旬了,此时1800题大约做了三分之一(我承认题目做的有点少,大家还是多练些题,提高正确率)。十月中旬左右,开始做真题。严格限时,规范评分,及时分析,查缺补漏。难度不大,比平时做的题目简单。但此时暴露出一个问题,有的会做的题目做不对(望大家以我为鉴,平时还得多练习,养成好习惯)。很多同学过于重视真题,想着多做几遍。但我认为大家还是不要期望太高。一来再做几遍,可能不会有实质性效果,二来每年真题考察的知识点真的很少,全面按照大纲复习巩固好知识点才是最重要的。建议大家可以提前研究一下近两年真题,一开始就适应这种风格,受益无穷。12月的时候,真题基本上做了一遍,留两套最后做。后期买了套模拟题,难些,不过不用太纠结对错得分了,最后阶段心态很重要。忘了说一点了,就是要养成做笔记和及时总结的习惯。我的数学知识点笔记是四大本,最后将数学核心知识点全部浓缩到三张纸(用了我一周的时间),基本涵盖了所有考点。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在考研英语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甚至有“得阅读者得高分”的说法。英语难点主要在于词汇和复杂冗长的句子,而选择题的迷惑性并不大,关键在于理解文章主旨。因此,备考时,考生应精做真题以掌握核心词汇,并学习剖析复杂的句子结构。同时,需要梳理解题策略,了解错误选项的设计模式,找出正确与错误选项的差异。对于完形填空,虽然近期难度有所降低,但由于其本身的挑战性和较低的分数权重,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优先放弃,而有一定能力的考生则可借此提升综合竞争力。至于作文,似乎没有捷径,主要靠背诵优秀范文,构建个人写作模板,并依据模板进行反复练习,从而建立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维框架。
考研专业课方面: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基础中的基础,它阐述了能量守恒的原理,是理解任何热力过程的基础。无论是做题还是做实验,都要时刻这条主线。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各种能量转换形式,如内能、动能、势能以及热能和功之间的转化,是学习的关键。
热力学第二定律,特别是熵增原理,是对自然过程方向性的科学表述。理解克劳修斯不等式和卡诺定理,能够帮助预测系统的可能状态和最优化的过程。这部分内容相对较难,需凭大量的习题来深化理解和应用。
再者,流体动力学和传热学也是热工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如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解决流动问题的基础。传热学中,要熟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传热方式,并学会分析和计算各种复杂的传热过程。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和实践相结合至关重要。理论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公式,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对每一个概念,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例如凭实例或实验去直观感知。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最好方式,尤其是解决一些综合性强的应用题,锻炼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是很好的方式。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难题,激发新的思路,也凭解释他人的问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非常重要,这有助于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使知识点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