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思想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南财经济学院经济思想史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思想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理科女性,政治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挑战,但我还是挺过来了。我是在考试大纲发布后才开始复习,即使基础知识再薄弱也不必过于焦虑,提早学习可能会遗忘,反而是时间和精力的徒劳,所以等待大纲公布是更明智的选择。大纲发布后,我购买了大纲,并且按照规矩购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对应练习题。说实话,初次阅读可能吸收不了太多内容,如果能有人指导框架会有帮助,但即便记不住也不要心急,因为随后会出现一本《风中劲草》, 这本书才是真正需要牢记的重点。建议耐心地读两遍这本书,然后在考试前夕背诵肖秀荣的五套模拟题,这才是最有效的策略。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考试难度较大,因此大多数人的成绩并不理想。备考时,许多人采用的是宇哥的《高数十八讲》和《线代九讲》,加上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我亲自研读了这两套资料,建议根据个人时间来规划学习进度。我发现按照辅导书籍系统复习非常有助于梳理知识脉络,每章内容一目了然,帮助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到了后期,通过强化课程中的综合题目解析,感觉收获颇丰。记笔记并反复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完成数学复习后,我会再次回顾笔记,甚至尝试默写出每个章节的知识架构,这使我对每一个数学考点都能了如指掌。一定要牢记,坚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复习的核心无非是两部分:记忆词汇和精做阅读,尤其是历年真题。我选择了何凯文那本精简的词汇书,每天固定学习一个单元,早晚各浏览一次,无需死记硬背,重在持续接触。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到考前一天,这是我做得最有效的一件事。其次,阅读理解同样重要,直到十一月之前,你可以忽略其他英语学习,专心做这两点。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和反复操练。
初期,我在背单词的同时进行阅读练习,选择了1990年至2004年的真题阅读。每篇文章和每个句子我都力求彻底理解,第一天完成,第二天再回顾一遍,目的是巩固记忆,而非追求短期效果。此外,每日我会额外做两篇张剑的模拟阅读,共约150篇,这些主要用于保持阅读速度和感觉,不必过于深入研究。
从暑期开始,我转而专注于2004年至20年的真题,按部就班每天一至两篇,并进行多次复盘,寻找错误与正确答案之间的差异,这个过程需要实践来体会,我后来发现这样做确实有成效,今年我的考研英语阅读部分全对。当然,适量的模拟题仍是必需的,我个人推荐张剑的150篇阅读(分基础和提高两部分),我只完成了提高部分,效果不错。到了十二月,可以尝试一些英语模拟试卷,模拟真实考试环境,计算时间进行自我检测。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的学习,基础理论的理解至关重要。你需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供求关系、边际效用、市场均衡、国民收入核算等。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经济学的基础框架,对理解后续复杂的经济模型和政策分析至关重要。我建议使用萨缪尔森的经典教材《经济学》,这本书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初学者。
经济学是一个动态的学科,需关注时事热点并尝试用所学理论去解释。例如,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政策的调整、企业行为的研究等,都作为理解经济学原理的实际案例。我经常阅读《财经》、《经济学人》等专业杂志,以此来拓宽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再者,计算题也是经济学考试的重要部分。需熟练掌握供求曲线的移动、弹性计算、成本收益分析等基本技巧。我通常会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这部分知识,像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后的习题集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资源。
经济思想史部分则需理解不同经济学家的思想及其影响。从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到凯恩斯的需求管理,再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都需深度阅读原著,理解他们的观点和批判。我建议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这些理论产生的根源,这样更深刻地领悟其内涵。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调自我总结和思考。每学习完一个章节或一位经济学家的观点后,我会尝试用自有的话复述一遍,看看是否真正理解了。定期进行模拟考试,评估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弱点,及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