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山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山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真的是我最放松的一科,我是快十月了才开始(不知道谁给我的勇气),然后每天学1-2小时,有时候一天任务没完成还任性的不学政治。建议早点开始,可以暑假就开始看看马原部分,因为马原哲学部分我觉得还挺不好理解的。别的的话,就是多背诵,多练选择题,总结多选陷阱。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主要看的复习全书,可以前期打基础用的,也可以后期巩固的,后期主要用《660题》,是对各个题型的归类总结,复习起来比较方便。但正是因为是分类整理的,所以刚开始做的时候因为知道了是哪类题型,所以会觉得这本书很简单,但是打乱了就不一定会做了,这本书值得刷多遍。当然里边有很多超出考试范围之内的题目,但是好处在于里边的很多难题可以发散你的数学思维,上考场之前可能会更有底气。基础不好的同学不要盲目做难题、做很多题,做五本不同的书不如一本书看五遍。暑假进入强化阶段过第二遍全书,并做分阶习题和大量的题目(可用660或1000题)(两本习题难度都不小,做好被虐的准备吧,不过如果真能吃透这本习题集,你将所向披靡..)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方面,3月份的时候我就把真题打印了一份,当时就是一边背单词,一边做真题,没有系统做,就当成练习,错的惨不忍睹,阅读平均错3.5个,但每做一篇真题文章,我就会仔仔细细把文章搞透,单词查清楚意思,在文章中的用法,难句弄清楚句式结构,自己把它翻译出来(有人可能觉得真题很宝贵,不能随便做,这个要看个人情况,我当时从来没用真题模拟过)。按照这种方法坚持到暑假,也有了不小提高,阅读能达到错1~2个的水平了。暑假开始准备的作文,买的朱伟的作文书,感觉这本书很水,不过也看完了,每天早上也会背一篇。暑假之后我在英语复习上没什么大的变化,就是单词还是坚持背,真题还是坚持刷,还跟原来一样,死抠每一个单词,句式。10月底的时候真题抠的差不多了,我买了一本阅读黄皮书提高版,也是当做考试严格模拟,4篇阅读尽量在72分钟完成,最多不要超过80分钟。之后的时间(10月份之后),我就一直是抠真题和阅读模拟交替进行。每天吃过晚饭的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进行写作练习,自己随机想一个大小作文题目(觉得有出题可能的),然后开始写,也是模拟成考试的样子,规定时间(大概50分钟左右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就这样一直坚持到考试。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涉及到数学、物理和电子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理解上,你需对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包括它们的时域、频域和复频域表示。其中,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是理解和分析信号的关键工具,这部分需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
掌握系统的性质,如线性、时不变性、因果性和稳定性等,这些是分析和设计系统的基础。对线性时不变系统(LTI),傅立叶变换和系统函数H(s)或H(z)的应用尤为重要。要理解卷积的概念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这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实用。
再者,脉冲响应和频率响应是描述系统特性的两个重要参数,理解和计算这两个参数的能力是必备的。对离散时间系统,理解z变换和单位取样序列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比记忆更重要。尝试自己推导公式,凭做题来加深理解,不是死记硬背。多做一些经典的例题和习题,比如奥本海默的《信号与系统》,这本书的习题很有挑战性,能够帮助你深入理解知识点。利用MATLAB或其他编程语言进行数值模拟,直观地观察系统行为,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小组讨论也很有效,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这样既能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也能从他人的思考中获得新的启示。
不要忽视课本外的知识扩展。阅读相关的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能帮助你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和应用“信号与系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