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地球物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山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物理学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山大学地球物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至少研读了政治大纲五次,还添购了一本蒋中挺的时政书籍,同样地,我也背诵了肖四和蒋五。我想强调的是,即使你的时间宽裕,阅读一两次政治大纲是值得的,但如果时间紧迫,也不必过于担忧。我在10月才开始着手复习政治,但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紧跟时事政策。不论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历史纲要,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都可能出现与时政相关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占比颇重。大题可能难以显著拉开分数差距,真正关键的是选择题的多选部分,所以请务必牢记并掌握时政动态。
考研数学方面:
请勿忽视数学的任何一个科目,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如今愈发关键,不认真对待可能无法取得理想成绩。建议基础知识稍弱的同学尽早参加辅导班,优先选择一对一教学,视频课程的效果往往有限且耗时。其次,适量练习是必须的,但质量优于数量,题目无限,反复操练效果不佳的题目以求透彻理解。再者,尽早开始做历年试题,不必受他人影响,十月中旬起就可以着手,至少要做两遍,否则后期会感到紧迫。真题通常较为基础,无需预留模拟题,尽可能全部完成,尤其是近期的试题更需深入总结。第四点,数学解题的感觉至关重要,直到考试前一天都应持续练习以保持状态。后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并维持这种感觉。张宇的四套卷和八套卷,以及李永乐的6+2都可以尝试,多样化的题型有助于提高应对难度的心态。十二月份,回顾基础笔记,熟记公式,并通过模拟题保持解题手感。最后,考场上的心态极其关键。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一直采用分模块的方式复习,首先专注阅读,接着是新题型,再来是完形填空,最终才处理作文。然而,我没有全程模拟真实考试来练习,尽管我能妥善管理每个部分的时间,可到了实际考试那天,我发现时间严重不足,以至于完形填空来不及做,我连题目都没看清楚,只能随意猜测答案。你们千万别重蹈覆辙,别让分数白白溜走。我的客观题只丢了一分,剩下的18分主要失在翻译和写作上。我认为写作占据了大部分的分数,而完形填空和翻译则无需过分操心,多研究历年来的阅读理解文章会更有帮助。我的策略是,每天都坚持限时完成一篇文章,随后逐句翻译,虽然我没把翻译内容写下来(觉得这样做效率低),但我会在书上标记出我不懂的句子,并且查阅解析以理解生词。这样的深入学习大约需要两小时,最后再仔细分析题目,无论是错误还是正确的选项,都需要了解其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到写作,我记得那些清晨,我在教学楼的顶层诵读,声音回荡,仿佛三天都未曾消散……事实上,我已经很重视写作了,可惜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记忆中的优美句子就像解放西路的美景,当时觉得惊艳,但到考试时却一片空白。至于书法练习,我也尝试过,起初还行,但在紧张的考场上,我的字迹就暴露了原形。如果要练字,务必提升速度,让它融入日常生活!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地球物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包括地质力学、地震学、重力学、磁学、电动力学等多个领域。每一个领域的基础知识都是构建深入理解的基石。例如,要理解地震波如何凭地壳传播,就需熟悉弹性波的基本性质;要掌握地球内部结构,就必须明白重力和磁场的变化规律。我建议把教材上的基本理论和公式吃透,辅以相关的科普读物,帮助建立直观的理解。
做题实践不可少。地球物理学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和数据分析,这需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我推荐购买一些经典的习题集,如《地球物理学基础问题解答》等,凭解决实际问题来提升解题能力。尝试自己去分析和解释实际的地学现象,比如地震事件或地质构造的形成,这样既能检验理论知识的应用,也能激发学习兴趣。
再者,实验和数据处理技能同样重要。在中山大学的课程中,实验和实地考察是地球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如GMT、MATLAB等,是非常实用的技能。凭网络教程自我学习,或者参加学校的相关培训。
持续关注科研动态。地球物理学是一个快速发展且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的学科,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前沿技术能帮助拓宽视野,启发思考。定期阅读学术期刊,如《地球物理学报》、《地质学报》等,或者参加线上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