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财商学院世界经济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使用的参考资料包括肖秀荣的千题集和风中劲草的三套教材。尽管肖秀荣的书号称“千题”,实际上恐怕超过了三千道,再加上风中劲草的完整一册,我总共完成了大约四五千道政治选择题。我的学习方法并非单纯追求数量,而是希望通过广泛接触各类题目来提升自己。每做完一轮,我会标注错误和靠猜测答对的题目,以便在下一次重做时专注于纠正错误。如果第二次还犯错,我会再次标记并进行第三次,甚至第四次的复习,尤其对于像马克思主义原理这样难度较大的章节,我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我对自己的政治复习态度诚恳,过程中的感受也是积极的,然而考试结果却不如预期,只能一声叹息。政治高分的关键在于选择题,特别是多选题,因此大量练习、深入理解答案解析、揣摩命题人思路显得尤为重要。总的来说,政治复习需要多做、多看、多思考、多对比、多总结,拓宽知识领域有助于解答选择题。同时,关注时事热点,并通过浏览考研专家的微博了解那些课本上不易接触到的新鲜话题,也是非常有益的。
考研数学方面:
我准备的教材包括:《数学三复习全书》(附带基础习题集)、《历年试题解析》、张宇的八套预测试卷以及他的四套冲刺卷。此外,我还备有错题集和笔记本来记录学习过程。我个人觉得汤家凤或张宇的高数教材、李永乐的线性代数、王式安的概率论非常实用,深入研读这些书籍能奠定坚实的基础。10月起,我会开始接触历年真题,即使初期会遇到很多遗忘的知识点,但这也是回顾巩固的好机会,务必认真整理错误题目。建议选用两位不同教师编写的真题集,反复练习,因为他们的解题技巧各有千秋,有助于拓宽思维。进入11月中旬,我推荐尝试李永乐的“6+2”模拟题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五套题。到了12月,合肥工业大学的试卷值得一看,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做,因为往往会出现一些历年真题的重现。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还行,不过考出来这么多分,我也很意外,比较幸运吧。英语方面主要工作是背单词,做真题,自己整理作文模板。首先背单词从大三寒假开始的,刚开始用的是扇贝,背了100多天,不想用了,就背书了,用的是红宝书,背了10好几个单元,之后就陆陆续续背的。英语真题方面从暑假开始做的,本人自觉网上写的经验不太适合自己,所以我就光做了做阅读,刚开始做的时候错8,9个,后来慢慢的错到7,8个,再后来就错到5,6个,再后来做就一直这水平了,上不去了,到了瓶颈。慢慢的发现阅读错到3,4个了,再到后来,错到1,2个,感慨老师教的方法真厉害。保持这个水平后到后期就每天做一两篇,保持手感。搞定阅读后,考试前两周,6级前夕,跟着老师上作文冲刺班(独峰考研的),老师给了好多句子,我就开始整理,第一段怎么写第二段怎么写,第三段怎么写。总共整理了3套模板,包括无形社会话题正面,无形社会话题反面,有型社会话题,后来嫌三篇比较多,就减到两篇,正面,反面两篇。考试的时候考行动,正好用上,自己写了写第一段,后面的换换单词,基本全用上。整理作文模板期间,就开始了剩下题目的学习,先把最简单的新题型搞定了,之后搞了搞完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核心。这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模型和理论,如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分析、国民收入核算、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你需对这些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复习时,我建议先从教科书入手,逐章逐节理解,凭做课后习题来巩固知识。
理解并掌握经济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例如,AD-AS模型、IS-LM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理解模型背后的假设、推导过程以及如何运用模型解释经济现象,能帮助你深入理解经济学的本质。我通常会画图辅助理解,并尝试自己构建模型,这对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
再者,经济学的应用性很强,需关注时事经济新闻,将所学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比如,你阅读《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或者《经济学人》,了解全球经济动态,尝试用学到的经济学原理去解读这些事件。这个过程不仅提升了我对经济学的实际应用能力,也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定量分析也是经济学的重要部分。你需熟练掌握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对这部分,我会推荐使用Eviews或R语言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方法。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很重要,无论是实证研究还是规范研究,都需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考。平时多读一些经济学论文,理解作者的研究思路和论证过程,这对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