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岩土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矿大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岩土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主要参考了任汝芬的序列一和红宝书,不过我更倾向于前者,特别是它的哲学部分,解析详尽透彻。配套的历年真题能清晰地突出关键内容,而且不同色彩的字体让阅读变得有趣,不像红宝书那样全是大段文字,看得我很快就感到疲倦。阅读时需要设定个人计划,比如每日阅读量、预计完成日期,再加上一些缓冲日(通常会有些小延误)。例如,我起初设为每天20页,后来觉得难度过大,便调整为15页,这样大约一个月就能读完。我喜欢早晨投入约两个小时的时间,因为那时注意力较集中,我会边读边思考,这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来安排。肖八出版后,我就开始做选择题,每套完成后,我会将没掌握的部分记在封面上的空白区,熟悉后就标记已掌握,在考前再复习一遍。我觉得政治的选择题至关重要,大家大题准备都差不多,但选择题做得好,分数差异就会显现。对于选择题,要注意纪念年份的相关事件和人物、大纲变化涉及的考点以及重要考点。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不太擅长,首先从阅读书籍来巩固基础知识,接着完成36讲中对应的习题。在基础课程结束后,我购入了1000题,开始深入复习阶段,重点是各个专题的攻克,并且整理了许多策略和技巧,我都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以备后续查阅。同时,我会交错进行不同类型的题目,例如在学习线性代数时也会穿插一些高等数学的练习。第二轮复习是从九月初至十月底,除了上课时间,我重复了第一次的学习步骤,但这回我强调实践,不再只是凭感觉,而是尽可能全面地记忆公式,时常尝试默写,遇到困难立即查看笔记。这样的习惯逐渐带来了明显的进步。这轮复习同样要做标注,标记出之前不懂但现在理解的、遗忘的知识点以及找到新解题思路的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本人基础一般,过6级水平。从背单词开始,如果可以坚持下来,会发现背完单词做阅读是很爽的。考研期间每天都在背,配合扇贝和恋恋有词。第一次是每天一个单元,背过一轮后是每天10页复习。阅读,不要太早做真题。但是一定要研究真题。3-6月是做张剑阅读150,每天两篇练语感。6-12月做真题。真题做了3遍,第一遍掐时间做,客观题最多不超过110分钟,第二遍,所有阅读手写翻译一遍,还可以练翻译。第三遍,练习解题技巧。做完黄皮书之后,我又买了一本的阅读(冲刺提高72篇)。我个人感觉这本书比黄皮书的难度小一点,因为到了冲刺阶段,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了做真题,所以这本书并没有全部翻译。个人建议,这个时期继续做阅读是为了保持做题的感觉,不要刻意追求答案对错。同时,这个时候做阅读也是掐着时间,每篇最多15分钟,我记得自己当时基本是七八分钟一篇。总之,英语要把真题的解题方法规律和逻辑研究明白,一定要仔细看。最后可以留近3年的题最后1-2个月拿来练手。但是近三年的题是研究的重中之重。英语最重要看阅读,作文最后1-2个月自己写模板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工程力学涉及到力、运动和能量等基本物理概念,这些都需有清晰的理解。例如,静力学中的平衡条件,动力学中的牛顿三定律,以及材料力学中的应力应变关系等,这些都是基础,也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公式推导和应用能力需不断锻炼。工程力学中有大量的公式,如胡克定律、欧拉-伯努利梁方程等,不仅要,更要懂得如何运用。我建议凭做习题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理解。
再者,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岩土工程往往涉及实地考察和实验,工程力学则提供了分析这些问题的理论框架。比如,在处理结构稳定性问题时,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和模拟,这样的实践过程能帮助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理解和应用边界条件是工程力学的一大难点。无论是静态问题还是动态问题,正确设定边界条件都能使解题更准确。我通常会在做题时画出受力图,明确各个边界条件,这样有助于理清思路。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我会定期整理笔记,把重要的定理、公式和例题归纳起来,进行闭卷测试,以此检验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