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器人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信科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器人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从六月中旬直至考研前夕,我一直保持着每天接触政治的习惯。八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我专心研读暑假课堂笔记,那是一份相当厚重的资料。实际上,我能取得不错的政治成绩,这本讲义功不可没,因为它提供了全面的解析,虽然有很多重复题目,但政治科目的变动并不大,关键在于理解核心内容。十一月至十二月,我开始结合序列一和历年真题解析进行学习。进入十二月,我调整为每天花费半天时间专注政治,之前通常是晚上投入两到三小时。然而,在这段时间里,我仍未涉及死记硬背。通过备考,我逐渐领悟到文科的本质,那就是无论怎么变化,核心知识点始终不变。当然,政治答题不能像法学那样过于自由发挥,但只要领会核心精神,就能理顺论述题的主要论点。最后的半个月,我购买了两本小册子——28道题和将中挺的核心考点预测,认为小巧易携带且掌握其中内容就足够了,但实际上这是难以实现的。最后一周,我还入手了任汝芬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模拟卷。我认为他们两位都有独到之处,但我们文科生应避免死记硬背,重要的是理解和掌握答题思路。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理工科出身,可能从小数学思维还可以,在所有功课中算是学的可以的,但是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感觉高等数学学的糊里糊涂,我数学复习的周期和强度一直很大,因为数学分值很大,而且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分数差距会很大,所以一定要重视,我3月份开始复习,由于实在基础太差,就先学同济大学的教材(两本绿色的),学完一章后,做课后习题,做完对答案(网上有),坚持就好,做完后基本到了五月份,就开始做全书,如果有些还是看不懂,再翻同济的教材,这样比较快。到了九月中旬,就可以做真题了,刚开始做真题时,可以按照内容做,做完一遍后,可以再开始一遍真题,这一遍就很快了,过完后,再开始整套整套地按年份做真题。这时候要有一个真题的错题本,把错题都整理上去,分析错误的原因,是概念问题还是计算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因为这些问题完全会出现在考场上。到11月中旬就可以做模拟了,这时候张宇和李永乐的模拟会陆续出来,但是切记,做模拟题一定是在你把真题做烂,做透,至少三遍,甚至五遍以上,才能开始做模拟题。等到12月份要回归真题,重新回答真题的感觉中,毕竟模拟题和真题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冲刺就是开始真题了,我买的张宇30年真题。
考研英语方面:
最理想的阅读材料无疑是往年的试题。不断研习这些试题,但并不仅仅是单纯地完成题目,还需深入理解其中的逻辑联系: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联,探究每个问题和选项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关注常出现的话题类别,积累陌生词汇和表达,以便应用于写作中。我强烈推荐每日坚持记忆单词,例如使用APP“墨墨背单词”,它允许你自由设定每日学习的新词和复习量,并依据你对每个词的记忆效果来定制复习计划,确保你能巩固记忆,避免遗忘。至于是否需要购买实体词典,则视个人喜好而定,我自己并未购书,而是从试题中筛选出不认识的词汇,直接导入软件进行学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原理”是一门涵盖了机构学、动力学和机械设计基础的学科,它要求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机械结构、运动规律以及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复习时,我将这部分内容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机构分析、动力学理解和设计应用。
对机构分析,理解各种常见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特性至关重要。例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不仅要能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还要能够分析其速度、加速度和力的分布。这需大量的实践和思考,凭做习题来不断加深理解。
动力学理解主要是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包括动量、动能、势能的计算,以及达朗贝尔原理、虚功原理的运用。这部分需扎实的物理基础,也需对力学模型有好的构建能力。
设计应用部分涉及到如何按特定需求选或设计合适的机构。这里,我建议大家多看一些实际案例,了解并尝试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机构,这样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主动学习意味着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是要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对机械原理,我会经常画图帮助理解,凭拆解和重构机械结构,自我检验理解程度。
深度学习则强调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不仅仅是。例如,理解一个机构的工作原理,不仅要知道它的运动形式,还要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运动,背后的动力学原理是什么。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是必不可少的,帮助巩固记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