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半导体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至少要做到:大纲解析2遍+肖秀荣1000题2遍(一遍正常做一遍复习错题)+风中劲草课本1遍配套习题1遍+二十天二十题(背熟)+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包括选择题全部背熟!)+任汝芬最后四套+风中劲草最后四套 1、大纲解析太重要了!任何参考书都无法替代!一定得扎实的至少2遍!但是如果你本身对政治不来电,一定要多翻几遍!2、1000题的话太经典了,是掌握知识点的重要手册~!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着急看答案,一定会大纲解析找一找!并标注出来!此外复习错题也很重要!1000题是提高选择正确率的重要法宝~3、风中劲草很适合抓重点~!习题也编的不错,特别是把历年真题都收录了!但是它的知识点是精编版,不建议过度依赖,还是要看大纲解析~4、肖秀荣最后四套命中率太高了!!!今年应该至少命中三道大题,一道沾边;去年命中两道的样子!这个题用过的人都知道,太重要了!!!5、二十天二十题、风中劲草最后四套题和任汝芬最后四套都要看,但第一个是侧重简答后两者侧重选择就好~! 我对政治不是那么的头疼,从大纲解析出来(九月份以后)才复习的。没有通篇背过大纲解析,只把二十天二十题和肖四背熟,就上考场了,当时选择做的也比较顺,简答有四个都非常有底,所以成绩还是说的过去。但是如果你对政治非常头疼,建议还是要多下点功夫的~ 毕竟政治到时候不过线还是很吃亏的~
考研数学方面:
阅读材料包括四本基本教科书、观看张宇的教学视频、使用一本粉红色的全面复习资料、完成张宇的1000题集、解决张宇的全套真题解析、以及他的八套和四套模拟试卷,还有合工大的五套模拟试题。我一直持续到9月中旬,完成了660题,并再次详尽地复习了全书内容。之后,我开始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安排(上午8:30至11:30)来演练真题,使用的资料是张宇的三十年真题集。由于期间偶尔因校务而中断,直至10月底我才完成了第一轮真题练习。紧接着,我挑选了数一和数二的张宇真题集中与数三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这个过程给我带来了不少启示。此外,我还尝试了一些合工大超越系列的历史模拟题,但由于难度较大,只做了大约十套左右。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应该在这部分投入更多的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七月起,我着手练习10到13年的历年试题,并使用了一本专项训练手册,每天都定量完成题目。我还购买了老蒋的《高分阅读》,每天坚持阅读一篇文章。这本书包含的阅读理解题目颇具挑战性,建议在解题时注重理解和运用策略,多研究答案解析。我会把这些心得都记录在一个特别的学习笔记本上,每隔几天再回顾检查,发现这种方法对我帮助颇大。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多次重做真题以加深理解。在阅读方面,我共使用了三本书:张锦芯的《考研英语阅读200篇》、考试虫的《考研英语阅读专项训练》以及张剑的《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张锦芯的书内容丰富,按主题分类,涵盖了Part A、B、C三个部分。考试虫的书共有100篇文章,分为20个单元,包含了四种传统题型和一种新题型,很适合计时训练。张剑的书虽然知名度很高,但难度超过真题(他本人也是这样定义的),题目的思维方式有些独特,给人感觉略显另类。
考研专业课方面:
固体物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晶体结构、能带理论、电子输运、磁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等。晶体结构的学习,需掌握各种晶体类型(如简单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等)的特点,以及布拉格定律,这是理解固体内部结构的基础。要熟悉晶格振动——声子的概念,这对理解热学性质至关重要。
能带理论是固体物理的灵魂,它解释了金属、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基本特性。要理解并掌握有效质量的概念,了解能带图的绘制,并能应用能带理论解释导电性、介电性和磁性等问题。费米-狄拉克分布也是需深刻理解的重要概念。
在电子输运方面,我会强调散射机制,包括杂质散射、晶格散射和电荷载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散射,这些都会影响到固体的电阻率。霍尔效应的理解也是这部分的重点。
至于磁学和光学性质,磁场对电子运动的影响、超导现象、光的吸收和反射等知识点都是考试的热点。对光学性质,理解电磁波与固体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布里渊区的概念,能够帮助理解固体的光学特性。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凭做题来加深理解和记忆。对复杂的理论,尝试画图辅助理解,例如能带图、晶格结构图等。定期复习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巩固知识。参与讨论或找导师答疑,解决疑惑,提高思考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