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土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山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我是9月份开始的,买了肖秀荣三件套,刚开始看的是精讲精练,后来出了红宝书,就看红宝书了。我也没什么特别的经验,当时背书背的闲麻烦,又因为自己做过思维导图,然后就开始了把肖1000题上的题目变成思维导图之旅。从大约10月份,一直做到了考试前夕,现在想想都是泪啊,光打字就打的手疼。早知道就不做了。当然,效果还是可以的。用导图搞定选择题之后,考试前2,3周,就开始背大题,背肖4。大家背的时候不要全背,就背背大概就行。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的理解是,关键在于掌握方法,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比速度更重要。下面分享我的复习策略。在大三下学期,课程繁重,老师们频繁点名,留给考研的准备时间非常有限,主要集中于晚上和周末。那时我主要是通读了一遍教材,并完成了课后练习题。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课后题并非必要,除非你有充裕的时间,否则专注于教材本身就已经足够,因为后续复习时,你会忙于应对复习全书中的大量题目。暑假期间,我只在家待了六天,那个时期最难熬,炎热的天气和学校的糟糕伙食都是挑战,但只要能坚持下来,就是一种胜利。这个阶段,你们可以开始接触全书,无论是李永乐的还是陈文灯的,差别不大。九月,我集中精力做了李永乐的660题,这是一本很好的资料,涵盖了大部分填空和选择题类型,需要深入理解和反复练习。到了十月,我开始做模拟题,主攻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难度颇高,可能会让人感到挫败,但完成之后你会发现收益颇丰。十一月,我开始做历年真题,那时候做起真题来就会觉得轻松多了。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阅读的部分,大家都已谈论颇多,我在此就不再重复,主要分享一下写作的心得。首先,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题目,确立稳健的观点后再寻求深度,同时频繁地使用高级词汇和复合句式,开头、过渡和结尾句务必到位。其次,暑假期间应着手准备写作。然后,暑假后要坚持每周练习一篇小作文和一篇大作文,小作文可借助模板,而大作文则需展现你的英文实力,需不断加强。此外,从五月起可以参考王江涛的《高分写作》,边读边背诵,深入理解优秀范例中的逻辑结构,并根据这些范文构建你自己的模板,适用于小作文,但记住,灵活运用逻辑是关键,确保句子间的连贯性。对于真题作文,亲自动笔实践,书写工整美观也很重要,推荐使用《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字帖》。至于完形填空和翻译,初期可自由发挥,待到后期词汇量增加,耐心提升,你会发现完形填空其实相对简单。因此,千万别轻易放弃!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研究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的学科,它是理解和设计结构的基础。在复习过程中,你需对基本概念有深入理解,比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这些概念不仅是计算的基础,也是分析问题的关键。特别要强调的是,应力状态的概念,如单轴应力、二轴应力和三轴应力,以及它们的表示方法,如莫尔圆,需清晰掌握。
了解并熟练运用材料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比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极限强度等参数的含义和应用,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胡克定律、比例极限、屈服准则等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
再者,变形体的平衡条件和位移解法是材料力学中的核心部分。静力平衡方程、虚功原理、能量方法等都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对复杂问题,要学会灵活运用这些原理进行求解。
关于材料的破坏理论,如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圣维南原则、虎克定律的局部失效理论等,需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并能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至于学习方法,我个人建议以教材为基础,配合适当的习题集进行练习。对复杂的公式和定理,不仅要,更要理解其推导过程,这样真正掌握。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框架,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团队讨论和教师指导也很重要,帮你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战模拟是非常有效的备考手段。尝试去解答各种类型的问题,包括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这样在考试中应对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