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半导体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自己9月份开始看政治,整个考研复习阶段只用过肖秀荣考研书系,这里按照复习的的顺序写一下自己的感受。知识点精讲精练:因为政治起步时间比较晚,所以我自己规定每天细看2章,比较难的章节例如经济啊就看一章,主要还是看章节的篇幅和难度。1000题:在看精讲精练的过程中,每一章看完要及时做1000题,做到巩固的作用。知识点提要:知识点提要是根据当年的政治大纲编订的,这本书比较精华的地方就在几张附录上,我自己把它剪下来带在身上随时看一看,背一背。(做真题之前,我记得我看了精讲精练两遍)讲真题:在上面三本书看完,部分重要内容背完(哲学部分一定要背完!!!这部分就是靠自己)之后,可以尝试做一做真题,先把选择题做完,然后自己在草稿纸上练一练回答大题思路,然后看看详细答案,有没有什么少的点。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这部分不光要看书,还要去看一下肖秀荣的官方微信或者微博,他会在上面发布一些补充的内容,大家可以下载打印背诵。考点预测(背诵版):这一本我没有买,我个人认为自己把精讲精练看完比这种粗线条背诵式要强。如果你觉得时间不够来再看一遍精讲精练,也就是第三遍,也可以买来背一背。冲刺8套卷、终极预测4套卷:这两个都是肖秀荣老师的最后精华,大家一定要把每一题弄懂!最重要的是背诵这两个,17年政治真题基本都在这两套里了,我记得自己背了5遍吧,所有的大题答案我基本都记下来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分数差距最显著的科目。9月26日起,我正式启动复习,首日便沉浸于高等数学(上册)的教材中,依赖模糊的印象,我在短短两天内迅速浏览了全部概念,却未曾解答过一个习题。接着,我通过实践来深入研读,因为单纯看书只能了解表面,无法真正领悟和运用,于是每天投入四个小时专注于数学课程,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以及相关复习书籍的部分内容,以此在一个月内稳固基础。此后的阶段,我投身于海量练习,强烈推荐李永乐系列的数学参考资料,我依照数学复习全书(两次)、660题、冲刺6+2和经典400题的顺序逐个攻克。每次完成后,我会着重剖析错误,探究其根本原因。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我推荐专注于实战,即反复练习真题至少三次。虽然积累词汇是必要的,但避免机械地埋头于词汇书中,那样效率低下。要考虑时间成本,后期通过真题来掌握所有词汇,确保复习期间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价值。我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每日的学习时间并不冗长。渐渐地,你会领悟到解题其实是有规律和技巧的,届时我会分享一些答题策略。如果英语基础较弱,最好尽早开始复习,可以从记单词和阅读英文文章开始。英语学习没有速成法,唯有持之以恒,才能渐入佳境。
考研专业课方面:
固体物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晶体结构、能带理论、电子输运、磁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等。晶体结构的学习,需掌握各种晶体类型(如简单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等)的特点,以及布拉格定律,这是理解固体内部结构的基础。要熟悉晶格振动——声子的概念,这对理解热学性质至关重要。
能带理论是固体物理的灵魂,它解释了金属、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基本特性。要理解并掌握有效质量的概念,了解能带图的绘制,并能应用能带理论解释导电性、介电性和磁性等问题。费米-狄拉克分布也是需深刻理解的重要概念。
在电子输运方面,我会强调散射机制,包括杂质散射、晶格散射和电荷载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散射,这些都会影响到固体的电阻率。霍尔效应的理解也是这部分的重点。
至于磁学和光学性质,磁场对电子运动的影响、超导现象、光的吸收和反射等知识点都是考试的热点。对光学性质,理解电磁波与固体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布里渊区的概念,能够帮助理解固体的光学特性。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凭做题来加深理解和记忆。对复杂的理论,尝试画图辅助理解,例如能带图、晶格结构图等。定期复习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巩固知识。参与讨论或找导师答疑,解决疑惑,提高思考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