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对待政治复习也不能马虎,但它稍微轻松一些,可以在暑假期间开始。参加政治辅导班是个不错的选择,能有效地压缩复习时间,全面梳理政治知识点,为选择题做好充分准备。到了10月至11月,可以参与冲刺班,再次强化暑期所学,弥补遗漏之处。除了辅导班,从暑假起,可以做肖秀荣的1000题,选择题至少要做两遍,如果时间允许,三次也是个好选择。接下来,继续完成肖秀荣的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这样选择题部分通常不会有太大问题。
对于政治主观题,大约在11月中旬开始背诵就足够了。此时,市场上会出现各种“最后三套卷”或“终极四套卷”。在这里,建议关注两套:首先是备受推崇的肖秀荣四套卷,几乎是每位考研者的必备;其次是任燕翔老师的最后四套卷,也值得一看。
考研数学方面:
众所周知,数学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我也不例外。首先谈谈整体规划,我建议在7月之前完成一轮教材学习,课后练习不必全部完成,挑选一些题目来做就足够了。接着,7月到8月期间应集中精力刷全面复习资料,因为我之前在老师的指导下已经预习过一次,所以初次尝试时错误不多。进入9月,每天一套真题是必须的,每个人的真题集可能不同,有人选十年的,有人选十五年的,我都一一完成了。同时,我会穿插着复习全面资料和做真题,第二次做感觉轻松多了,深刻体会到老师的解题技巧和策略十分实用。对于真题,我选择了分章练习的方式来进行第二轮,每个人的方法可能会有差异。紧接着,我开始了第三次真题训练,这次我采用的是模拟百分卷的形式,即购买新的试题集再做一遍,此时成绩稳定在135分或140分以上。尽管如此,仍然有些题目难以解答,这是无法避免的挑战。完成第三轮后,由于时间限制,我专注于做过去十年的真题。在这里,我推荐大家购买两位作者的真题集,因为答案有时会有出入,更重要的是比较他们的解题思路和视角。
考研英语方面:
让我们谈谈英语学习。重复三次,记忆单词是关键。坦白说,我在词汇方面吃过亏。起初,总认为单词量太大,记住了也会很快忘记,不如用这个时间去研究历年真题。然而,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即使第一遍没完全记住,但在做题时,你会感到很多词汇似曾相识,有时能根据上下文猜测出正确答案。因此,词汇的记忆至关重要,而且应尽早开始,最好是反复复习。我自己开始背单词的时间太晚,时间紧迫,于是买了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单词》小册子,它汇集了考研常考词汇,个人觉得挺实用。每个人的學習方法不同,找到合适的单词书是必须的。
对于英语的其他部分,如阅读理解、新题型和完形填空,你需要多做真题,甚至多次重做,尤其是要重视阅读理解的练习。至于写作,同样需要大量背诵,但更重要的是要亲自动手写,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这些备考策略我相信你们已经听过不少,我只是想特别强调一下词汇记忆的重要性,希望你们不要再像我一样在学习路上绕远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至少一种高级编程语言是基础。无论是C++、Java还是Python,都需熟练运用,理解其语法特性,能够编写出高效的代码。我在学习过程中,尤其重视实践,凭编写小程序,不断熟悉和巩固语法知识,也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入理解数据结构是关键。链表、数组、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的特性和操作方式,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需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我会经常做一些相关的题目,比如LeetCode上的经典题,来提升自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再者,算法分析不容忽视。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计算,以及如何优化算法以提高效率,是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我建议使用《算法导论》这样的经典教材,结合实例进行深入学习,凭ACM竞赛或者在线平台如HackerRank来训练和检验自有的算法水平。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也是“计算机软件综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操作系统,需理解进程与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概念;对数据库,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库设计理论是必备的知识点。我会阅读相关教材,凭动手实践,如安装配置Linux系统,设计并实现简单的数据库项目,来加深理解。
我还建议大家关注最新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动态,阅读科研论文,参加学术讨论,这将帮助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感性,开阔视野,也为未来的研究生研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