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肖八出来之后,就开始做肖八选择,我做完一套选择,习惯把未掌握的知识点列在封面的空白处,掌握了之后打上对勾,考试以前再回顾这些知识点。我认为,政治选择题非常重要,大题背背每个人差不多,选择题却相对容易也能拉开差距。选择题要多关注周年事件及事件相关人、大纲变动考点、重要考点,时政我发现肖秀荣的时政真的很好,里面也有配套练习题,建议可以买来看看。
考研数学方面:
考前一个月左右就是总结阶段加做真题阶段:这个阶段我的感觉是复习起来很轻松,因为之前训练的缘故,我一直告诉自己:你已经由量变发生质变了,所以见到题就大概会有个思路,所以比较轻松。这个阶段主要就是每天一套真题,然后对答案,把错的题圈出来,思考为什么错了,哪个知识点的问题还是一时大意,一时大意的用斜杠圈出,然后在做一次,做对再不用管,做错把斜杠变成三角形,表明这个题知识点不清楚,下次复习可以在看看,然后在笔记本上记录对应的知识点,常常翻阅。数学一直是我的优势学科,最后考试考得低是因为我总是马虎算错数,诶,怎么改也改不了,请不要关注在这个点上了。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直至暑假之前,我每天都坚持做一篇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基础版)》。在此期间,重要的是建立英语阅读的习惯和语感,而非过分关注正确与否。文章应作为主要焦点,题目次之。对于是否需要在阅读过程中记忆生词,这取决于个人情况。如果你的时间允许,可以尝试记忆;反之,若你觉得已有足够的词汇书应付,也可选择忽略。完成《150篇》后,暑假来临,我开始做97年至04年的历年真题阅读,同样是张剑的黄皮系列。至于每天做多少篇,我认为量力而行,我选择每天一篇。在这个阶段,要开始积累陌生词汇,并结合答案解析来深入理解文章、段落、难题以及全文翻译。尽管97-04年的试题风格与近几年有所不同,但仍然值得一试。暑假过后,我转战05年至今的真题练习,这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其参考价值逐年增加。同样的,需要记忆新词、解构题目和段落,处理复杂句子。对于真题的处理方式各有差异,有的同学会分三步走:首次做题标出生词和长难句,第二次分析文章,第三次剖析题目,如此反复多次。这种方法似乎很常见,也较为主流。然而,我的做法有些不同,我仅做了一遍多一点,只是对较难的文章再做一遍。我每天只专注于一篇文章,当天完成时即标记词汇、长难句,分析文章内容、题目,并翻译全文。因此,我的复习策略可能不太常规,学弟学妹们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我倾向于深入钻研,无论是政治理论还是英语阅读,我都力求细致入微,这使得我在做题时不断反思和琢磨,进展缓慢,以至于没有时间重做第二遍。你们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像打磨出称手的兵器一样。别忘了,真题不宜一次性做完,保留最后三年的试题,在考前半个月内进行限时模拟练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我想强调的是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材料科学基础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晶体结构、相图、材料力学性能等。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深入骨髓,因它们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例如,理解晶体结构能帮助预测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掌握相图则有助于设计新材料或优化现有材料的处理过程。
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关键。材料科学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需凭实验来验证理论,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实验室的操作技巧,如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设备的使用,以及数据解读和报告写作都是必备技能。
再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比如如何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或者如何设计新的功能材料。这时候,需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方式不仅能帮助应对考试,更能在未来的研究中发挥作用。
跨学科的学习和交流也很重要。材料科学与化学、物理、机械等多个领域紧密相关,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材料,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丰富视野。积极参与学术讨论,与同学、老师交流,激发思考,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