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复习的较晚,从十月份才开始。这次考研,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政治复习的较晚,看序列一一遍花了一个多月,每天花两个多小时的样子。然后开始做肖1000的选择,做了没有多久便开始看小草(风中劲草),十二月中旬结束小草第一遍,直至考试前夕,过完小草第二遍,各种知识点也基本了熟于心,但还是有些欠缺。同以往有的师兄师姐给出的经验不同,我觉得所有考研人都应该重视政治,从7月份便开始,每天两小时(政治第一遍确实比较痛苦,特别是马哲和毛中特,确实需要多花些时间去啃),两个月暑假过完序列一或者红宝书,然后边做肖1000的选择题一边开始背诵小草,遇到小草里面不懂的地方以及选择题的细节,便回去翻阅序列一,考前一个月,看真题大题的解题思路,并开始做模拟题背诵时政,到考试前做到序列一看两遍、小草背三遍,并认真做完肖1000选择。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复习上,我主要钻研由李永乐老师编著的《复习全书》。由于高等数学在考研数学中的比重最大且相对复杂,所以我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其中。从三月到六月,我专注于打牢基础。对于教材选择,我认为关键是适应个人需求,张宇的36讲涵盖全面,难度适宜,尽管可能有些挑战性。至于660题和1000题,二者选一即可,目的都是弥补不足,维持解题状态。真题的处理依个人时间而定,无论多或少年份,都能增强信心,但切勿轻敌,因为有些看似简单的题目可能源于全书的练习。至于模拟题,若心理承受力较弱,我建议避免张宇的,他的题目稍难,可能影响自信,不过题型设计是很好的。其次,整理数学笔记是必要的,因为知识点繁多且分散,各种题型也有规律可循。你不可能频繁翻阅笔记和全书,毕竟任何老师或书籍都会有你不熟悉的部分。因此,边看书边做题时适当标注,或者记录在纸条上,注明页码。等书看过一两遍后,按类型汇总,这个笔记本在考前复习就绰绰有余了。这是我个人的学习经验,我在二战期间的室友采用了这种方法,成绩明显提升。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务必重视粗心大意的问题,确保准确性至关重要。即使我平时也较为粗心,但通过刻意训练,考试时基本没有错误,做的题几乎都正确。数学复习大致如此,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我会后续补充。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备考初期大家都会买单词书,不必纠结买谁家的,纠结的时间两个单词都记完了,推荐绿皮乱序版的吧,看起来不会烦。我是刚开始看的挺起劲,看着看着不愿看了,这时候可以把它稍微一放,总比看得烦心生厌恶强吧,过段时间再拿起来,更能知道到底哪些记住了,没记住的可以用小本子写下来,单词和意思中间隔些距离,以便以后可以用东西把意思盖住,做好这些就可以丢掉大厚书了,小本子可以随身带着,闲来无事就翻翻,做题的时候遇见的生词添加上,相似难区分的就写在一起,甚至一直到考试以前在考场门口,你总不能再去做阅读吧,除了看作文还可以再把单词翻翻。当然,千万不要去死念,备考的时候听见同学在那儿一个单词带着意思念无数遍,真心怀疑能记住否。只要看见能认识,不用死记意思,或者说不认识的时候也先不要去查,根据上下文去猜一猜,毕竟考试的时候不认识的单词还是很多,我们没办法做到全都背过记得。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软件综合中的基石。理解并熟练掌握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各种数据结构的特性及其操作是基础。对排序和查找算法的理解和实现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这些都需凭大量的编程练习来巩固。
操作系统的学习要求理解进程、线程的概念,了解内存管理、磁盘I/O、文件系统的工作原理。特别的是,要掌握死锁的概念和避免策略,这是操作系统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命令和环境也十分有用。
再者,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也是软件综合的重要部分。TCP/IP协议栈、HTTP、FTP等常见网络协议需理解其工作流程,网络安全、网络编程等内容也需一定的了解。
至于软件开发技术,需熟悉至少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如C++或Java,并能编写出高效、可读性强的代码。对软件工程的概念,比如需求分析、设计模式、版本控制、测试等,也要有一定的理解和实践。
学习这个科目,我建议多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凭参与开源项目或者自我设定小项目来提升编程技能。刷题也是提升算法能力的好方法,LeetCode、HackerRank等平台提供了丰富的题目资源。对复杂的概念,找一些实例进行解析,这样更容易理解。
不要忽视课堂笔记和教材的重要性,它们是你复习时的重要参考资料。积极参加讨论,与同学交流,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