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农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暑假期间我便着手阅读书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了全面的重温。尽管我们在大学时期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和毛泽东思想概论,但由于这些课程属于通识教育,我们的政治理论基础可能并不牢固,加上在大学期间少有人深度关注时政,因此我在看完书后进行选择题练习时,错误率颇高。我最遗憾的是没能妥善整理并重新解答那些错题,这是我政治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关键因素之一。过于追求速度,却忽视了质量的提升,这是个深刻的教训(务必记住,对于错题应反复练习)。
考研数学方面:
我参考的教材包括完整书籍(二战期间主要依赖个人笔记,未深入阅读原书),张宇的全部36讲,660题集,以及张宇的1000题。模拟试卷方面,我集中精力在张宇的8套卷和4套卷,李永乐系列的全套模拟,以及全真模拟400题,这些系列的质量尤为出色。其他品牌的模拟卷则参差不齐,难以一概而论。对于真题,我不再赘述,侧重精挑细选并深度解析,我采用的是张宇的真题大全解,虽然发现少许错误,但总体品质可靠。在两年的备考生涯中,我广泛涉猎了各种教辅材料,从流行的36讲,两本李姓作者的复习全书,到汤的高数讲义,再到专门讲解解题策略的书籍,如选择题技巧指南和其他各类解题技巧手册,无一不是我的学习伙伴。
考研英语方面:
初期的重点是熟悉词汇和解析复杂句子。直到大约6月,我才开始接触实际试题,因为英语的真实试题是最关键的复习材料。我复制了五套来反复练习。最新年的两套可以保留到最后阶段用作模拟测试。在这一阶段,只需专注于阅读理解,不必担心会记住答案,根据我在网上看到的经验分享和个人体验,每次做题总会遇到新问题。通过不断实践真题,我能逐渐理解出题模式、选项设计以及如何设置迷惑项。同时,整个过程中都要坚持背单词,不仅限于词汇书,还要记忆真题中出现的新词汇。我总共做了四遍真题阅读,在今年的考试中只错了一个人。对于写作部分,参考王江涛的教材就足够了,关键是要大量背诵,针对不同类型的小作文和大作文主题,各选一篇范文熟记。但光背不行,也要找些陌生的题目自己动手写一写,这样考试时才不会手忙脚乱。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环境中物质的存在状态、行为和转化规律。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沉淀反应等,是基础中的基础。环境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转化过程也是需深入理解的内容。我建议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这些基础知识,并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了解新的污染物类型和处理技术。
环境监测则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它涉及到样品采集、预处理、分析测定以及数据处理等多个环节。对样品采集,要清楚各种环境介质(空气、水、土壤)的采样方法;预处理则需了解不同类型的样品如何进行有效浓缩和净化;分析测定中,光学、电化学、色谱等多种分析方法的应用及其优缺点需熟练掌握;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写也不能忽视,要学会正确理解和解释实验结果。在实践中,尝试参与实验室的项目,亲自动手操作,这会极大地提高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学以致用”是最有效的。理论学习的,应结合实验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多阅读文献,尤其是经典案例和最新研究成果,帮助理解环境问题的实际背景和解决方案。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非常重要,凭做历年试题或者模拟题,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及时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