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我认为最好从暑假开始,因为课程内容确实比较丰富。不过,应该保持一个适度的学习节奏,避免过于紧张。我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我会快速通读一遍《政治大纲解析》,不做任何笔记;接着,我会结合往年的试题,标记出关键点;然后,在第三遍阅读时,我会着重记忆那些已经标注的部分。我一直使用肖秀荣的教材系列,但今年他的预测题命中率不高,所以我们不能过分依赖押题。至于《1000题》,一定要多次查看并理解错误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复习的时候有个特点就是先看书后做题,当高数上下册看完后就开始做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每章的前半部分还是基础知识总结,顺着复习,相当于二遍吧,那段时间都是做复习指南,好像做完花了好长时间。做完以后就又复习了一遍课本,整理一下脉络。然后拿真题试试火,我数学一般都是上午学,因为考研数学是上午考,我抽出上午两个小时做一套真题,找张A4纸把答案写纸上,因为我不爱在书上画,做完后对答案,把自己错的在答案的题号上画记号。别在真题上画,那样下次做的时候会特别注意的。一套真题做完,对一下答案,再研究一下错误的原因,一上午也就没了。第一次做真题时感觉很简单,但是就是得不到高分,一是因为真题很多题在复习指南中都见过了,对于现在的你已经不是新题目了。二是因为你的状态很放松。做了10年的真题以后我就又开始下一轮的复习,又把教材看了一遍,陈文灯的书翻一遍,这次就比第一次简略了点,毕竟有些你已经很熟了。做题时不会的知识点就喜欢翻书,把相关的知识点都看一遍还是不会,实在不行了问老师。有的时候题目很简单,老师一指点你就懂了,而且记忆深刻。我觉得比看答案好的多。因为考研志在必得,所以我不给自己任何偷懒的机会。最后冲刺的时候基本看不进去了,就拿之前上课的笔记翻翻,不想做,只看解题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阅读,买的历年真题,也没研究哪份的好,就随便买了几份真题,做了两三遍。语法啊长难句啊还有解题技巧和作文什么的,都复习到了,其次做了张剑的阅读题,黄本的那个,还做了星火的150篇阅读理解,感觉一般。在近考试时,买的《大纲配套阅读理解30天30篇》,每天1-2篇。作文这块,在你开始做后十年的题时同步进行,在此对不同类型的考生推荐两种书——a.对死记硬背范式作文的同学,推荐王江涛的作文书,这本书针对每一种不同的作文从头到尾都有不同的格式和内容,如果是靠背为主的同学,这本书很有用,但同时缺点就如同历史课本一样,迷茫浩瀚不突出。——b对思路清晰灵活或不打算对作文消耗太多时间的同学,建议自己每周写一篇作文练手就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科学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决策理论、系统理论、运筹学等核心概念,它们构成了管理科学的骨架。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帮助把握学科的本质,更好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要注重掌握各种模型和算法,如线性规划、网络分析、库存理论等,这些都是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重要工具。
理论与案例相结合是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中国人民大学的试题往往结合实际案例,考察理论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技巧。在复习时,我会找一些真实的商业案例进行分析,尝试用所学的管理科学知识去解释和解决问题,这样的过程既有趣又实用。
再者,持续练习和反复推敲是提升解题技能的关键。管理科学中的计算题型多,需具备快速准确解题的能力。我会定期做模拟试题,尤其是历年的真题,凭不断的训练来熟悉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对错题,我会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避免重蹈覆辙。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我非常推荐的一种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强调团队合作和交流,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共享学习资源,互相激励。这种互动不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提升沟通和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