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结构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矿大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结构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每个人的策略可能不同。有人认为九月份开始着手完全足够,但我认为这取决于个人的基础。假如你在大学期间已经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科目,并对其有深入的理解,那么你可能可以选择在新大纲发布(大约在九月中旬)后开始复习。然而,如果政治对你来说完全是陌生领域,我推荐你至少在九月之前先吃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因为它较为抽象,需要深度理解,而且每年的变化不大,提前准备可以让你在后期的复习中有更多余地。毕竟,政治考试涵盖毛中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时事政治等多个方面。
政治经济学的部分特别难以直观解释,你需要确保真正理解和掌握,而不是敷衍了事。马原的试题主要测试你的理解能力,期待遇到原题是不太现实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当前政策紧密相关,每年都会有所变动,所以最好在九月之后开始复习这一部分。
历史部分的授课风格常常轻松幽默,讲师会将历史事件讲述得生动有趣。关键是要理清时间线索,因为考试题目往往会跨越多个时期,比如重要的会议、著作以及各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等,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那些看似复杂困难的部分往往是得分的关键,因此值得投入更多努力。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于相对易懂,分值占比也不高,所以我没有花费太多精力。
最后,如果你有机会参加一些辅导课程,那会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我不是否认以题型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事实上,我也经常运用这种方法,毕竟我的能力还未达到无所不能的程度。然而,我个人的学习策略或许与你的不同。我倾向于先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然后结合题型归纳来巩固学习效果。对于仅仅关注题型本身的学习方式,我并不提倡甚至持有异议。举个实例,2018年的数学一、三科目的概率论试题中出现了一道涉及“离散型+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的问题,而在之前的复习资料中通常只涉及“离散+连续”(如2016、17年)、“连续+连续”或“最大值、最小值分布”。我遍览了各类题型书籍,都未发现针对此类题型的解析。这不是一个新的题型,因为它实质上仍然是对我们已学的复合随机变量问题的考查,从知识本质上讲,并非超出范围。但在题型角度,却成了一个“超纲题”。如果一本题型书仅凭题型就想覆盖所有考试内容,不仅是降低了研究生入学的标准,也低估了出题教师的专业水准。近年来的实际考题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说到这里,我想你应该已经理解了我的观点。
考研英语方面:
在过去的二十天里,我研读了何凯文关于长难句分析的教材,随后的日子里,每天都专注于词汇记忆和阅读理解练习。鉴于英语分数的关键在于阅读理解,长难句的学习帮助我能理解复杂的句子,消除了面对冗长语句时的恐惧,增强了自信心;单词学习是英语的一大挑战,反复的记忆遗忘再记忆,直至考试当天都在持续。我选择了何凯文的《5775词》,这是市面上最精简的单词书,因为它只包含精华内容,对于同样不喜欢背单词的我来说,强烈推荐;至于阅读理解,需要深入思考并形成个人见解,每种题型都需要彻底探究。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结构力学涉及到力、位移、应变、应力等核心概念,需清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了解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从静力学平衡条件出发,推导出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理解弹性体的基本性质,如胡克定律,对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熟练运用基本定理和方法。包括影响线法、能量法、虚功原理等,这些都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工具。尤其是虚功原理,它将动力学问题转化为静力学问题,为解决动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做练习,凭实例来深化理解和应用。
再者,熟悉并掌握结构分析软件的应用,如ANSYS、ABAQUS等。这些软件能够模拟实际工况下的结构行为,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在实际工程中发挥作用。不过,软件只是辅助,不能替代理论学习,所以理论和实践要并重。
结构力学还涉及到许多特殊问题,比如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稳定性问题、疲劳破坏等。这些都需深入研究,因它们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定期复习,不断巩固基础知识。多做题,凭大量的练习来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遇到难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或者与同学讨论,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很重要。你尝试阅读一些工程案例,看看理论是如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有机会,参与一些实习或项目,亲手设计和分析结构,会你对结构力学有更直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