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凝聚态物理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我的教材选择,主要包括大纲解析、肖秀荣的1000题集、思修的知识点提要以及他的时政与考点预测背诵本。肖秀荣的书籍我个人极为推崇,品质出众,堪称行业典范。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复习方法。我主要侧重于做1000题。初次尝试时,我在小题方面表现欠佳,因此在二战时决定重点提升政治水平,我总共重做了三次1000题,发现这些题目确实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会标记出错误的地方,并且直至十二月,我都持续回顾错题。一些常犯的错误会反复出现,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学习政治需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因为挫折感时常伴随左右。肖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没有采用风中劲草,而是选择了考点预测背诵版作为替代,因为我觉得风中劲草的内容过于庞大。
考研数学方面:
人们常说精通数学就能主宰世界,这话确实不假。数学在考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最耗费时间的科目。我认为首要任务是深入研读数学教科书,通过完成课后练习来初步掌握知识。接下来,可以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市面上有二李系列和李王系列的复习书籍,我个人更偏向于二李,不过第二年我也参考了李王的书。阅读复习全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尽可能多地通读几遍,实际上不需要每个细节都精通,因为一些过于复杂的题目在考试中并不会出现。我在看书时遇到难题,会尝试思考片刻,如果解决不了就会立刻查看答案并分析为何自己未能解答,接着熟记解题步骤。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各异,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种。
到了后期,重点转向大量刷题。我购买了许多习题集,比如张宇的1000题、汤家凤的1600题以及李永乐的660题,其中我做了最多的便是660题,两年内大约做了四到五遍。尽管难度较大,但我从中获益匪浅。坦白讲,我不是个有恒心的人,很多资料刚开始时感到新奇,但真正坚持做完的寥寥无几,这是我的一大弱点,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不论选择哪本习题集,都要认真完成,彻底理解每一道题,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后,冲刺阶段要重视历年的真题,务必多做几遍。我使用空白纸写下答案及解题过程,随后进行修正,后期空闲时多回顾,发现这种方法相当有效。
考研英语方面:
说实话,真心不知道怎么复习才最好,从我的角度出发,我只关心阅读,把阅读做好,感觉就差不多了,另外由于强迫症我比较爱做新题型,喜欢排序。偶尔能做的很好。至于“英语运用”的题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把历年的真题答案拿出来对照过没,答案是有规律的。这次考试题比较简单,直接答题的错了3个。写作其实应该好好练练,因为不管以后干嘛,如果合资企业还是外企,都会用到,简单的Email或者其他什么的,都比较实用,平时自己该多积累。完型这部分并不是我复习中的重点,但是也是不能轻视的一部分,这一种题型是有规律可循的。我当时主要是拿真题上的完形填空来做研究,对比几年的考题,你会发现有些知识点是会重复考的。我自己就在一个本子上把每一道小题的考点、知识点摘抄下来加强记忆。除此之外,辅之以模拟题,巩固考点和积累新的知识点。但是,不建议你们放太多时间在这一块。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量子力学的核心是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理解光和物质既表现为粒子又表现为波动的现象,这是进入量子世界的敲门砖。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则揭示了不能精确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这一原理对理解原子和分子的行为至关重要。
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它描述了一个量子系统随时间演化的状态。解这个方程,得到粒子的波函数,从计算出其可能的能量、位置等信息。这部分需扎实的微积分基础,理解和应用各种边界条件来求解问题。
再者,量子力学中的算符理论也很关键。算符对应于经典力学中的物理量,如动量、角动量、能量等,它们的作用就是对波函数进行线性变换。掌握这些基本算符的性质和运算规则,能帮助更好地理解测量在量子世界中的特殊含义。
了解并掌握量子力学的一些重要模型,如氢原子模型、谐振子模型、泡利不相容原理等,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实际物理现象。量子力学中的态叠加原理和纠缠态则是量子信息科学,比如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基石。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和实践应并重。一方面,要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不断做习题来巩固知识,尤其是一些经典的例题和问题,帮助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另一方面,参与实验课程或模拟实验,直观感受量子现象,能够加深理解。
我还建议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课程和论坛,扩大视野,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多和同学、导师讨论,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会带来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