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工程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克拉玛依校区环境工程硕士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七月中旬起开始投身于政治学习,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从七月下旬至九月底,我同步推进《1000题》的学习,每完成一个教学单元,随即配合练习题来加深印象。鉴于政治涵盖的记忆点繁多,对大多数初学者而言易忘,做题能有效识别关键考点或易混淆的部分。做《1000题》时,我倾向于不在书上直接写答案,以免影响后续的复习。我会在纸上记录答案,对照正确答案后,在书中标记错误题号,为下一阶段的重点复习划定范围。这一时期,我在感到其他科目疲劳时插入政治学习,以理解性记忆为主,较为轻松,起到了调整学习状态的作用。
进入十月份至十一月中旬的中期,我继续强化选择题和基础知识的训练,并加入了《肖秀荣时政》。早上,我会固定花费一到一个半小时回顾讲义内容,特别是需要牢记的选择题知识点。晚上,我会留出半到四十分钟重做早前的错题,如果再次出错,则需深入剖析原因,熟记相关知识点。如此反复,选择题的掌握度显著提升。同时,利用《肖秀荣时政》稍作休息,书中的重点以黑体标出,其余辅助理解。时政书后的选择题也应完成,它们以专题形式呈现,有助于找准考点。
最后阶段是从十一月中旬直至考试,主攻大题,同时不忘选择题的考点记忆。大题部分唯有不断背诵,我主要精读了肖四和部分肖八,如果有余裕,多背一些总是有益的。
考研数学方面:
九月起,我回归基础知识,全面复习了教材和复习全书。进入十月,我完成了660题,并重做了暑期训练中遇到的困难与错误题目,以及660题中的错题难题。从十月初开始,我着手历年真题,但并未从头做起,而是从2005年至2016年的试题入手,起初每日一练,后期改为每隔两到三天一套,整个过程大约用了一个月。每个人的进度不同,做题频率可灵活调整,但务必严格把控时间,模拟真实考试环境,答题后认真批改,深入理解错题难题。完成真题后,我转向李永乐的六套冲刺卷和张宇的八套卷,这些卷子难度较大,分数不必过于挂心,关键在于巩固知识和维持手感,非必做项目,真题才是重心。在此期间,我会继续做冲刺卷,同时回顾之前的错题,不断温习660题、真题和模拟卷的错题。十一月以后,我每天投入约四小时在数学上。而八套卷则能让人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唯有正视现状,才能持续进步。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除了真题之外感觉不需要买其他的资料,我就做真题+背单词。我从十月份开始做真题的,买得是2004年到2019年的真题,一周做两套的样子,真题都没做第二遍,当然,真题太少,后来留了最新的三套留作考前的模拟,没真题做的时候就把以前的做过的真题再看一遍。考前两周一定要有真题做,要保持题感,这个很重要。长难句:熟练掌握十几种长难句的特征、结构、分析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这些方法分析句子。(当然,在这其中可以使用符号、标点,对句子进行断句提取主干)同时,学会用所分析的长难句句式,自己造句(刚开始只是简单替换,后来你也可以出口长难句),练长难句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翻译出来。全文翻译之后,对照买的资料书,看看它是怎么翻译的,自己理解的有什么偏差,现在再看看错的题会不会做,以及做对了的题有什么陷阱,自己是否已经理解整篇文章。记住,慢慢来,会比较快!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化学是环境工程的基础。你需理解并掌握水、气、固态污染物的基本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环境化学过程,如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要关注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这对理解和预测环境污染问题至关重要。
环境微生物学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微生物在环境净化中有重要作用,了解它们的生长、代谢和功能,帮助设计出更有效的污染治理策略。特别是对污水处理工艺的理解,离不开微生物学的知识。
再者,环境工程原理与实践不可忽视。这部分涉及到各种处理技术和设备,如沉淀、过滤、吸附、生物处理等,需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进行工艺设计和计算。实际操作经验,比如实习或者实验,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
至于环境影响评价,这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能够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制定预防和减轻措施。这就需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社会经济背景,也需好的数据分析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应用”是最有效的方式。理论知识要深入理解,凭做题、讨论来巩固;实践部分则需动手实践,无论是实验室操作还是模拟设计,都能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定期复习,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对应对复杂的环境问题会更有把握。
持续关注环保领域的最新动态,阅读相关的研究报告和技术文献,拓宽视野,增强对新知识的敏感性。毕竟,环境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学科,需与时俱进,在这个领域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