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南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启动政治复习的时间不必过早,九月开始完全适宜,那时可以按照新的大纲进行学习。初期专注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并浏览过去十年的真题中的哲学题目,其余题目则无需过多关注,因为每年的出题角度都有变化。如果时间紧迫,即使到十月才开始全面复习政治也是绰绰有余的。在选用的教材上,我选择了四本书,包括真题集、大纲解析、考试分析以及序列二。接近尾声时,我在网上找到了精简版的考试分析,这就是我全部的参考资料。
对于客观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认为已经相当理想。如果你想达到同样的水平而不愿投入太多时间,大纲解析是一个很好的选项。尽管有人批评这本书的重点不够鲜明,但考虑到它的篇幅有限,即使重点不明晰又能如何?每天阅读三十页,十天就能完整过一遍,反复读三四次,再加上做一些序列二的练习题,选择题的准确率应该能达到八九不离十。这种方式比啃那些厚重的辅导书籍高效得多。
我个人的习惯是先通读书本,按科目逐一攻克。对于主观题,主要参考考试分析,比起二十天二十题这类资料,背诵考试分析更加轻松,那本精简版可能还不到二十页,而标准答案正是来源于考试分析,不相信的话,你可以自行核实。由于时间所限,我只看了考试分析四五遍,没有来得及背诵,因此主观题的成绩并未达到我的期望值(补充:当然,我的期望确实有些过高~~~)。
考研数学方面:
人家说得数学者得天下,这句话一点也没错,数学考得好是很拉分的,数学也是最耗时间的一门课程,我觉得最好应该把数学教材好好的看看,做做课后习题进行第一遍学习,然后就可以上复习全书了,市面上有二李的和李王的,我个人更倾向于二李的,但李王的我在第二年是也看了,看复习全书是个浩大的工程,尽量多看几遍,其实不用全部都会,有些太难考验是不会考的。我看书的时候有不会的题目就想个几十秒,不会的话就立即看答案然后分析为什么我没想出来,然后记住这题的解题过程,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只要可以学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到了最后就是大量的做题阶段了,我买了很多题目,有张宇的1000题,汤家凤的1600,李永乐的660等,660题我做的最多,两年加起来应该有四到五遍,虽然题目很难不过感觉收获还是蛮大的,说句实话我是一个没有毅力的人,许多资料我都是开始的时候新鲜,但认认真真完成的好像没有几本,这是我最大的缺点,希望大家不要和我一样,无论哪本习题集认认真真的完成,吃透每一道题就可以考到一个不错的成绩。最后就是冲刺阶段的试卷,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多做几遍,我做真题的时候是用一张大白纸,选出自己的答案并且把自己的思路和解题过程写上去,然后再修改,到后期有空的时候多看几遍,感觉这样会比较好。
考研英语方面:
在三月时,我着手准备考研,便早早开始了英语学习。初期阶段,我感到迷茫,不知从何下手,为了不虚度光阴,我选择专注于英语。这段时间,我的主要任务是记忆词汇、练习阅读以及熟悉考研英语一的考试模式。为此,我购买了一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考研英语一基础训练》,书皮上标明适用于初步复习,所以我就选择了它。这本书对我很有帮助,引领我入门。尽管那时我做的阅读理解一团糟,但我依然坚持限时完成所有题目,计算分数,并分析错误类型以评估自己的英语水平,结果并不理想。因此,我开始观看考研帮的英语教学视频,并使用张剑的黄皮书《阅读理解150篇》基础版来加强练习,同时还涉猎了其他专项训练。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有机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性质、结构、反应机制以及合成方法。在东南大学的考研中,这个部分的重要性不言喻。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有机化合物分类、命名规则以及它们的结构特性是基础中的基础。
在结构上,理解共轭体系、立体化学、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和超共轭效应)等概念至关重要。这些基础知识会直接影响到你对反应机理的理解和推断。例如,了解芳香性、共振稳定性和空间排布对解析复杂反应路径极其关键。
在反应机制方面,要深入理解亲核取代、亲电取代、消除反应、加成反应等基本类型,并能灵活应用到具体化合物中。每个反应都有其特定的条件和规律,理解这些条件如何影响反应的选性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你需熟悉一些经典的合成方法,如格氏试剂、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克莱森缩合等,并能够设计简单的合成路线。掌握官能团转化和保护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复习过程中,我认为做大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东南大学的试题往往需深度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所以不仅要精做教材后的习题,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高校的历年真题,以此提升自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室经验也非常重要。有机会,参与一些有机化学实验,亲手操作,观察反应现象,这对理解和记忆反应过程会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