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矿大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学的是理科,对于政治,在考研前可谓是一窍不通。有的同学从暑假就开始准备政治了,我学习政治用的是大纲解析,身边也有同学推荐精讲精练,这就像全书一样,选定一本认真看就是了。我是看完一章大纲解析,做对应的1000题,答案别直接写上去,毕竟是要做个两三遍的,建议写在一个小本子上,把做错的题带回大纲解析里找到答案,用红笔标出,第一次做题可能错的比较多,所以做完一章下来等于把大纲解析又过了一遍。我的进度算是比较慢的,在八套卷下来之前,大纲解析和1000题都过了两遍。八套卷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认真做选择题,错题带回大纲解析看,主观题不用去背,只需看第一道马原的题,主要看看答案是怎么分析的。肖秀荣四套卷的主观题,是一定一定要全背下来的。从每年的成绩来看,要想拉开分,选择题相对重要些。 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这本书几乎是人手一本吧,里面罗列了所有考点,是简化版的大纲解析,适合后期快速复习。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看大纲解析,毕竟里面解释的详细,而不是一条一条的简单罗列,所以风中劲草这本书我并没有怎么用。 其实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准备英语和政治都算比较轻松的。如果你们对政治无感,可以试着先去喜欢上它,政治真的挺有趣的,马原里的一套方法论对我们平时处理问题能起到指导作用,学习近代史,要自己在脑子里形成一条时间线,把中国近代的大事件串起来。考研战线还是挺长的,不要每天都想着再过多久自己就解放了,只会让自己变得浮躁,不如习惯当下,安心想想怎么把今天过充实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推荐《高分指南》,各种类型题目比较全,解题技巧也比较多,题目可能有少量偏难的,不过不影响复习。《数学分册》的话过于简单,如果不是数学基础特别差的,不建议去看。数学本来就是技巧性很强的学科,掌握方法比题海战术更重要,更体现了解题技巧的重要性。基本上做完《高分指南》和《历年真题详解》这两本书,对于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掌握应该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找些题练手和巩固自己掌握的方法和技巧。我数学后面又做了陈剑的《考前冲刺》跟人大版的《数学精选500题》,效果一般,纯粹是为了保持做题的手感。建议还是以前两本书为主,所有的例题尽量先做再看解答,至于真题的重要性更不用多说了,懂的都懂。最终数学应该是错了一题,还是因为自己看错了题目做错的,所以各位考试时一定要看清题,尤其是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千万不要贪快,血的教训。
考研英语方面:
从五月初直至七月初,专注于1994年至2002年的考研真题,每日无需过于繁重,每日两篇阅读理解足矣。务必深入精读,完成每篇文章后,逐一剖析每个句子,用彩笔标注出不解之处及生僻词汇。切记,正确与否并非关键,重要的是在原文中找准定位,理解为何选对或选错。要知道,考研英语与四六级或高考不同,其本身的难度不容小觑。初期阅读部分若能将错误控制在十个以内,实属正常现象。不必沮丧或失落,持之以恒地练习必定会有所进步。应试英语的重点在于作文书写的质量,因为在答题卡上,每个人的填涂都是标准化的。因此,书写英语时务必清晰易懂,避免过多涂抹,保持卷面的整洁,这样也能增进阅卷老师对你的好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基础理论至关重要。传热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和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等。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定律,能够帮助解析和预测各种热现象。对传导部分,要熟悉导热系数的概念,理解温度梯度如何影响热量传递。对对流,要理解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的区别,以及雷诺数在判断流态中的作用。至于辐射,理解黑体、灰体的概念,以及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的应用是关键。
实践应用不容忽视。《传热学》的很多知识点都直接关联到实际工程问题,如换热器的设计、制冷系统的优化等。需凭案例分析和计算题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如何计算换热面积、如何设计管束布置以优化换热效率,这些都是我在准备考试时重点练习的部分。
再者,掌握计算技巧也很重要。传热学中有很多复杂的积分和微分方程,如傅立叶积分、拉普拉斯变换等。熟练使用MATLAB或相关软件进行数值求解,能有效提高解题效率。理解并掌握边界条件的设定也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
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我会定期回顾课本,整理笔记,做一些历年的试题或者模拟题,以此检查自有的理解和记忆情况。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交流,也能从不同的角度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