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实际上,政治是考试中相对较简单的科目,即使在暑假后才开始复习也来得及。但初期必须先熟悉一下往年的真题,以便了解试题类型。每个时期的重点会有所不同。目前,3月至4月的主要任务是专注于英语和专业课程的教材阅读(最好在暑假前能通读一遍)。推荐书单如下:
1. 《数学全书》两册:首选李永乐版(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封面为粉红色),并可搭配另一名教师的全书作为补充资料。
2. 《6+2》模拟题是必不可少的。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高数的过程蛋是好疼的,因为有的部分根本看不懂,就学了一些很有用的结论,或者是关于做题方法类型的,或者是对于课本定理的理解加深的,我把这些都抄下在笔记本上,过个三五天,把具体题解忘了后,再试图用这些方法做这些题,不会做又继续看,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完全会做了为止。完成这个过程后,全书第一遍就感觉无压力,很轻松做得。课本有些例题和课后习题里会证明一些很有用的结论,这些结论在做题的时候很有用很方便,因此特别注意记忆。最后花了快两周的时间做了660题,因为那个时候主要在攻专业课,考试时间也快到了,一天也最多只能做两三个小时,所以比较仓促,没有很好地反思总结,没有达到做的目的。真题一天一套,也是因为时间来不及了。不过有前面很扎实的基础,完全不虚。因为前面反复做题,大部分题是很熟练的,所以做起真题等各种题的时候是可以很快的,考试的时候完全可以做完。
考研英语方面:
在词汇方面,从三月起为了备考英语专业四级,我专心致志地背诵了三四轮专四词汇,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专四词汇包括大约8000个基础词汇和5000个核心词汇。完成专四考试后,我发现考研所需的词汇量其实已经在专四中涵盖得相当全面,所以我没有再专门去记忆新的单词。对于那些有多种含义的单词,我没有依赖词汇书籍硬记,而是通过深入研习历年真题并自我归纳,效果显著。至于完形填空和新题型这两部分,不必过早着手。我在十月才开始专注于完形填空的训练,从1997年至2012年的题目做起。起初,我的错误率较高,但做了五六篇后逐渐找到了答题的状态,随后的练习通常只错两到三个,最多不超过五个。从十月中旬至十二月,我反复做了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的真题共三遍,并未尝试其他模拟题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学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材料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等方面。在结构部分,需深入理解晶体结构、非晶态结构以及微观缺陷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例如,理解金属、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的不同晶体结构有助于预测其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
材料的性质是关注的重点。这涉及到物理性能(如强度、硬度、韧性等)和化学性能(如腐蚀性、抗氧化性等)。凭实验和理论计算,了解不同材料在各种环境下的表现,这对材料的选和设计至关重要。
再者,材料的制备工艺直接影响其最终性能。需掌握各种合成和加工技术,如溶胶-凝胶法、粉末冶金、热处理等,并能按具体需求优化工艺参数。理解和运用相变理论也是这个环节的关键。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是最有效的。对理论知识,除了课堂听讲,自我阅读教材和相关文献也很重要。尝试理解并应用这些理论到实际问题中,比如凭模拟软件进行材料性能预测,加深理解。对实验部分,一定要亲手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这样不仅能提升动手能力,也能培养科学思维。
团队合作和交流同样重要。与同学讨论问题,参加学术研讨会,甚至进行小组项目,都能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深化。利用好教师资源,及时教疑惑,他们的经验和指导往往能指引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