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油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质学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设定政治学习规划时,首要的是自我评估一下是否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也就是说,你在中学时期是否接触并学习过相关课程,或者至少对党的基本方针有些许印象。如果有,那么等十月大纲发布后开始复习完全来得及;如果没有,或者想要更加稳妥,暑假期间就可以着手准备了。阅读教材时,重点应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因为它更侧重于理解和领悟,而其余内容则主要以记忆为主。对于辅助资料,我个人采用了大纲解析、肖秀荣的1000题、时事政治、四套题以及20天20题,实际上,选用何种资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你要专心致志地去做。我觉得选择题部分需要定期回顾错误题目,单纯刷题并不足够。最后的论述题,强烈建议背诵肖四,历年都会出现原题,只是北京地区的评分标准较为严格,所以要做好充分准备,祝你好运。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是从8月上旬开始复习的,第一阶段到9月中旬,主要任务是翻看自己考研的数学笔记和复习全书第一遍,笔记是课本基本知识点,对于数学一定要把数学课本吃透,不能放过一个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其实考研的绝大多数题目都很基本。全书自己每道题我都亲自做一遍,用折叠卡片盖住答案,会做的和不会做的都做上标记,为第二遍全书复习做准备。对于实在没有思路的题目可以先放过,然后第二天再看直到明白解题思路和用到的知识点。第二遍全书从10月份才开始的,还是从头到尾把全书做了一遍。对于第一遍会做的大都只写下大体步骤,不会做的再详细做一遍,大概到11上旬结束吧。第三遍结合课本进行知识点扫盲,然后做真题,由于时间紧张,只做了一遍,后悔了。后来就又做了合工大五套题,个人感觉没多大用,并且还有错题。就这样晃眼间到了考研战场。建议:数学是拉分的科目,一定要做好复习规划,做到每天都有收获。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三月起,我尝试用红宝书学习词汇,但发现并不适合,于是转向拓词和扇贝作为背单词工具,而查阅单词我更倾向于使用海词,因为它的释义与真实考试中的含义较为贴近。有时,我会用金山词霸来补充查词,因为它在某些情况下能提供海词缺少的含义。对于1997到2005年的历年真题,我的方法是做完一篇后深度剖析并翻译每一句,关键是要弄明白错误的原因。对于2005年之后的题目,我会按照考试时间限制完整地做一套(作文除外)。当无题可做的时候,我购买了何凯文的最后几套模拟卷来保持手感,尽管市面上的模拟题质量参差不齐,不必过于纠结正确率,主要是为了实战演练。关于写作,我在十月开始接触高分范文,我觉得模仿模板并不理想,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句子并融入自己的风格会更好。同时,别忘了锻炼描绘漫画的能力,记下真题中不会写的词汇,说不定在考研时就能派上用场。个人觉得张剑最后几套试卷的阅读部分不太理想,但作文值得一看。对于新题型,掌握一定的技巧(如关联词、首尾句等)很重要,我觉得选择标题相对简单,填段也还可以,最难的是排序,需要通过关联词和首尾句来定位,务必耐心读完全文,理解透彻才能做好,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过,今年的排序题相对容易,存在明显的时间线索。
考研专业课方面:
沉积岩石学是我考试的主要科目,它是一门结合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的学科,主要研究地表环境中沉积物的形成、分布、性质及演化规律。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比如沉积岩的成因类型(内生成因、外生成因)、沉积环境(陆相、海相)以及各种沉积构造和化石等。这些都是基础,也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石。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掌握沉积作用的过程和机制非常重要。例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硬结五个过程的理解,以及如何凭这些过程来判断沉积环境。要了解不同环境下的沉积岩特征,如河流相、湖泊相、海洋相等,这对识别沉积岩层有直接的帮助。
对沉积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需有深入的理解。比如,粒度分析能帮助推断出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层理结构则揭示了沉积时的环境变化。化石的存在提供重要的年代信息和古生物环境线索。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尽量多接触实际岩石标本,凭观察、描述和比较,增强对沉积岩特性的直观认识。利用地质图和剖面图进行分析,提高空间思维能力。模拟实验也是一个好方法,比如制作自有的沉积岩模型,帮助理解沉积过程。
我还推荐使用案例学习法,凭研究具体的地质实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加深理解,又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阶段,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检验学习效果,还能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技巧。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巩固记忆,确保知识点的全面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