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财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中央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九月中下旬才开始,从红宝书入手,同时买了肖秀荣的1000题。红宝书大家公认的混乱无章法,可以报个班帮助整理知识框架,另个人感觉1000题中题目略多,做到最后快恶心了,不过我还是一题不落的都写了,大家可以买本题目稍微少点的。然后就是风中劲草三本书。肖四的确很给力,一定要认真做,尽量在考前几天,不要太早,任四出题点略偏,个人感觉价值不大,做了一套就没管了。如果哲学部分理解有难度的话,可以看一下任的序列一,解释非常详细,课后的真题可以让人明白重点之处。在看书时也要有自己的规划,如每天看多少页,几天看完,几天的通融期(一般不能准时完成,会有小事的耽误,但你可以定一个两天的通融期),这样你就可以比较主动的把握时间,我约定每天20页,后来发现不易完成,改为15页,这样耗时1个月完成,我一般在每天早上花2个小时左右,因为看书易跑神,多是边读边理解,这个可以依个人习惯而定;我是暑假结束后才开始复习的政治。肖秀荣的1000题和精简精炼(如果感觉精讲精练太多看政治就头疼,可以选择风中劲草的政治核心考点(一般大纲出来后才会出版))。一开始也没必要做大题,最后一个月要花不少时间被背一些老师出的模拟卷大题,基本都是背的肖的四套卷的大题,这也是押宝。大题,背诵时不要只是和复读机一样念,那样得到的只是瞬时记忆,很容易忘。记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串联出所有关键词,理解答案的推导过程和原理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背答案。要灵活运用你背下来的东西,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考研数学方面:
虽然我的数学考的不是很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准,但我想给大家讲一下我的思路,给大家一个参考。首先,心态要好,我就是心态过于紧张,导致我考数学前一天晚上失眠,第二天头都是蒙的,最终导致发挥不理想。其次,平时的积累。要相信数学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一开始对照着复习全书好好的去思考每一个知识点。一开始肯定有很多不懂得,不要着急,除了非常聪明的人,大部分人都会这样。你只要耐心的看下去,用心的思考,多看几遍全书,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在看全书的过程中,穿插的做题。刷两遍全书,做一本习题,遇到不会的去思考,然后再看全书。往复下来,你会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好像学通了。之后就把重心放在刷题上,刷一段时间再去看全书,你会有很多收获。
考研英语方面:
从五月初直至七月初,专注于1994年至2002年的考研真题,每日无需过于繁重,每日两篇阅读理解足矣。务必深入精读,完成每篇文章后,逐一剖析每个句子,用彩笔标注出不解之处及生僻词汇。切记,正确与否并非关键,重要的是在原文中找准定位,理解为何选对或选错。要知道,考研英语与四六级或高考不同,其本身的难度不容小觑。初期阅读部分若能将错误控制在十个以内,实属正常现象。不必沮丧或失落,持之以恒地练习必定会有所进步。应试英语的重点在于作文书写的质量,因为在答题卡上,每个人的填涂都是标准化的。因此,书写英语时务必清晰易懂,避免过多涂抹,保持卷面的整洁,这样也能增进阅卷老师对你的好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微观经济学"部分,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是基础,包括价格机制如何决定市场均衡,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以及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策略等。市场失灵的概念及政策干预的必要性也是常考点,如公共物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深入理解博弈论,特别是纳什均衡和完全竞争市场的模型也非常重要。
“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体系(GDP、NDP等)及其计算方式要熟练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以及IS-LM模型,AD-AS模型的理解和应用是关键。经济增长理论,包括Solow模型,也需理解和记忆。通货膨胀、失业率及其影响因素也需深度理解。
再者,"国际经济学"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如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等,这些都是必考内容。国际金融部分,外汇市场,汇率制度,以及开放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也是重要知识点。
"发展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的部分,虽然可能不是每次考试的重点,但理解和掌握贫困问题、经济增长模式选,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分析,对全面理解经济学有深远影响。
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解重于死记硬背。经济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理解了原理灵活运用。我会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知识,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能帮助你了解出题人的思路。阅读经典的经济学著作,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提升理论素养。讨论和小组学习也很有帮助,不同的视角能你看到问题的多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