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财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国民经济学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央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经验之谈:(1)政治不用开始的太早,最早八月即可。(2)学政治一定要有效率,每天的按部就班不是目的,能把琐碎的知识点记住才是重点,不要把细小知识点的记忆工作留在最后,可以选择一些技巧记忆,比如顺口溜法,框架等等(3)不要轻视后期的背诵,后期的背诵量和背诵难度还是相当大的(至少对于我这个理科生来说是这样),出了肖八小黄书一定要马上背大题(因为肖八每年12月中旬才出,时间很紧)。(4)选择合适的参考书很重要。如果中后期发现书目不合适,一定要学会自我反思并及时调整书目,这点很重要.因为时间是一趟一去不复返的列车,效率远远比努力更重要。别等到考前十天再后悔!
考研数学方面:
关键的数学复习阶段已至,每日一练,坚持做题!首先全神贯注于张宇的历年试题解析,计划29天完成第一轮。接着,以大约20天的时间进行第二次刷题。紧随其后的是张宇的8套预测卷,预计需8天时间。紧接着,迎来第三次重温真题,但这回选择李永乐的真题集,专注做2006年至2019年的题目,早期年份可略过。这一步预计耗时11天。随后,进入张宇的最后4套模拟卷。最后是合工大的5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投入了不少精力,大约用了三个月专心致志地记忆词汇和阅读文章。红宝书的单词我反复背诵了两次,同时借助张剑的黄皮书来研读文章。尽管张剑的书中文章质量不错,但其出题模式与考研英语大相径庭,因此做不做这些练习题并不重要,正确与否也不必过于纠结。这样的学习节奏持续下去,每天大约复习三到四小时,直到六月中旬我才开始接触真题,选择的是考研1号系列,感觉相当有益。我坚持每天完成一篇真题,并在次日早晨背诵文章和短语,将2005年至2014年的真题文章几乎全部熟记于心。反思起来,我在英语备考中的最大疏忽就是没在最后阶段预留几套真题作为模拟练习,导致后期无新题可做,结果真题大致做了三遍左右。
对于作文部分,大约从十一月开始,我着手写作真题作文并背诵作文书中的范文。想要在作文中取得高分,首要条件是速度,确保在考试规定时间内流畅完成;其次,文章必须具备一定的英文文体感,避免给人直译汉语的感觉;再者,要有独特之处,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与众不同;最后,字迹工整清晰,争取给阅卷人留下深刻印象,赢得额外的分数。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微观经济学部分,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市场结构理论。供求模型是分析市场均衡的基本工具,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理性选理论则是理解市场行为的核心。垄断、寡头竞争等市场结构的理解和计算也是考试中的常考点。
宏观经济学的学习需理解国家经济的整体运行,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宏观经济模型如IS-LM模型、AD-AS模型的运用,以及宏观经济指标的解读和分析,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再者,对中国经济实践部分,需关注最新的政策动态和经济数据,如GDP、CPI、PPI等,理解这些数据背后的经济含义,并能用经济学理论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这部分需具备较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需持续关注新闻,保持对经济热点的关注。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先扎实基础,将教材上的概念、理论吃透,凭做题强化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的很多知识点都需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尤其是计算题,必须做到熟练掌握。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有效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多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和研究论文,帮助深入理解经济学的内涵,提升理论素养。
不要忽视案例分析和讨论。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非常重要。凭分析具体的经济事件或政策,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既能提高分析能力,也能使学习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