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会计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会计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至于政治,以我自己的经验,政治一定要上一下辅导班,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对考研的政治都不熟悉,自己看书有些东西会比较难理解,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在没有老师的讲解下会感觉晦涩,这样就会在政治上费时且效果差,。 由于政治内容太多,又太细碎,很容易忘,要及时回头复习。要选择好的辅导书,根据大纲的章节把具体章节的真题汇总起来,这会让你明白哪些地方是出题点,进而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内容加强记忆,避免端着厚厚的大纲看来看去,满锅里找不出个豆的混沌感觉。
考研数学方面:
我拥有理工科学历,或许得益于小时候还算不错的数学头脑,我在所有学科中表现尚可。然而,初次复习高等数学时,我感到非常困惑。鉴于数学在考试中的重要性,且题目难度区分度大,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分数,所以我决定从三月起全力以赴。由于基础知识薄弱,我首先研读了同济大学的教科书(两本绿色封面的)。每学习完一个章节,我会完成课后习题,并对照网络上的答案检查。持之以恒,直到五月,我才开始做《全书》。遇到不理解的部分,我仍会回看同济教材,这加快了我的理解速度。九月中旬,我开始接触真题,起初按照知识点来练习,第一轮完成后,我快速重做一遍。接着,我按照年份开始一套套地做真题,并建立了一个错题集,仔细分析错误的根源,究竟是理论混淆还是计算错误,这些都需要严肃对待,因为它们极有可能在实际考试中重现。十一月中旬,我开始尝试模拟题,如张宇和李永乐的试卷。但请注意,只有当你对真题熟悉到极致,至少做过三次,甚至更多,才有资格涉足模拟题。十二月,我再次回到真题,找回那种答题的状态,毕竟模拟题与真题之间仍有区别。最后的冲刺阶段,我选择了张宇的30年真题集来进行训练。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我英语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那时决定要考研后,就买了本单词书—红宝书,因为大三下学期还有课,就一边上课一边看。第一遍很痛苦啊,发现大部分都不认识,而且记不住,最后还是硬着头皮看了。第一遍感觉和没看一样啊,个人觉得吧,单词要至少看10遍吧,反正整个考研复习中,学累的时候,就看看单词当做放松了。而且以后会看的越来越快,到后期我可以5天看一遍单词书。现在发现有些人在记单词时,喜欢抄写汉语意思,我个人觉得这个没必要吧。这样有点浪费时间,虽然有个翻译,但是其他的都是阅读,你只要大体读懂就行,而且有些单词是可以根据语境推出来的。阅读;那时也买了本阅读书,星火的阅读100篇,每天做一两篇吧。到后来发现那个阅读和真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觉得的复习还是要以真题为主,什么100篇,200篇的看看就行,看一下文章结构,不用太在意对错。真题;考研英语复习最重要的资料就是真题,这一点也不假。我买的是世纪高教社张剑的黄皮书,做了三遍吧。作文;作文我用的王江涛的高分作文30篇,作文主要是结构和句子。可以背诵一些范文。我就是把上面的30篇范文都背了一遍。然后自己要写几篇,可以总结出一个比较通用的框架,然后让人给润色了一下,这样考场上直接套用就行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会计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核心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凭会计方程式动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要理解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这是理解会计核算基础的关键。
深入学习并熟练应用会计准则。无论是IFRS还是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都需熟悉并能灵活运用。比如,了解何时应该使用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或其他计量属性,理解各种非流动资产和负债的摊销、折旧和减值处理,以及如何处理复杂的合并报表问题,这些都是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再者,财务报告分析不能忽视。需学会阅读和解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理解这些报表之间的关联,并能基于这些信息进行决策分析。比率分析,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毛利率、净利率等,都是需熟练掌握的工具。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案例学习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凭对实际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直观地理解会计原则的应用,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做练习题,特别是历年真题,帮助你熟悉考试格式和常见问题类型。定期复习和整理知识框架也很重要,这样帮助你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清晰的会计知识体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实习或者日常生活中,例如分析家庭预算或公司的财务状况,这将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也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