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药学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南湘雅药学院药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中南大学药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在政治科目的学习上并未花费太多精力,但成绩还算理想。我从九月新学期开始正式复习,结合精讲精练材料来完成1000题,每读完一章就做相应习题。此时不必急于背诵,因为短期记忆很快就会消退,只需大致了解知识点。我通常以每1-2天攻克一章的速度前进,有些简单章节快速浏览即可,而对于一些重要部分,则需深入记忆。肖老先生会指出哪些章节是关键,我会根据他的指导进行学习。1000题完成后,我转向阅读《风中劲草》,它的知识点梳理得非常清晰,后期我主要依赖这本书。八套题出版后,我做了选择题,并浏览了主观题部分。可以说,1000题专攻选择题,而最后四套题则是为了解决主观题。考试前夕,我专心背诵了最后四套题的主观题,因为它们能确保你在面对任何问题时都有话可说。因此,我对肖老先生的这套方法深信不疑。
考研英语方面:
我采用了一种较为朴实无华的方式来学习英语。去年暑假,我开始正式复习,购入一本由郭崇兴编写的单词书,尽管书名已模糊,但记忆中它是根据考研出现频率排序,并配以真实试题例句,这对我非常有用。每天,我会投入整整半天来专注英语,直至考研前夕。那些我不熟悉的词汇,我全都抄在A4纸上,每个词后还附带了一个例句。通过持续的滚动复习,每天大约两小时,到十月份时我已经背诵了五遍左右。之后,虽然减少了背单词的强度,但我仍然每天保持接触。剩余的一个多小时,我用来做历年真题的阅读部分,一次完成一年的四篇文章,随后仔细剖析。到了十月,所有题目都已完成。接着开始了第二轮,重点放在阅读理解上。我逐字逐句翻译每一年的阅读,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与张剑黄皮书的官方译文对比,这种方法让我在提高翻译技能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每个句子,确保没有遗漏任何知识点。同时,我也分析了每一个选项,将十年考研的所有选项按照不同题型分类,如主旨题、观点题、细节题等,记录在本子上并加上我的理解和总结,以此探索各种题型的规律。对于英语阅读,深入总结至关重要,因为某种程度上,阅读能力更多地取决于解题技巧。这样的速度下,我大约两天处理完一篇文章。十二月初,我开始准备作文,采用了回译法,先将原文翻译成中文,再用自己的中文版本翻译成英文,与原文比较,差距明显,使我深刻认识到原文中的精彩表达。我记下了觉得优秀的句子。到了十二月中旬,为了适应考试时间,我调整了学习计划,改为下午学习英语。语言学习最终依赖语感,因此在最后一月里,我每天都会大声朗读,包括阅读和作文,持续一个多小时。同时,我也定期练习写作,利用张剑正版模拟题中附赠的仿真答题卡,印制了十几份,每隔一天写一篇作文,熟悉布局和篇幅要求。其实,开篇和结尾可以使用模板,基本内容不变。最后十五天,我开始做张剑的模拟题,分数并不关键,关键是掌握时间分配和找到应试状态。在整个过程中,我没有忽视新题型、完型填空和翻译,也会一并查看和总结,只是没有像阅读那样投入大量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药学基础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了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事管理等多个领域。在药理学中,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剂量效应关系、药物的毒性及防治原则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各类主要药物,如心血管药、中枢神经系统药等,要深入理解其作用靶点和临床应用。
药物化学部分需掌握药物的基本结构与性质,了解药物的设计原理和合成路径。对药物的官能团、结构-活性关系有深刻理解,这将帮助在面对复杂的药物分子时能够迅速识别其性质和可能的生物活性。
再者,药剂学部分则偏重于药物的制备和使用,如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问题。这部分理论知识需结合实验操作来深化理解,例如乳剂、微粒制剂的制备过程,以及各种药物释放系统的设计。
至于药事管理,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部分,涵盖了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的全过程管理。理解和记忆相关法规政策,尤其是GMP、GSP等质量管理体系,是备考的重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的策略。对药理学和药剂学这类理论性强的科目,理解是基础,只有深入理解准确记忆。尝试凭绘制概念图或者做思维导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对药物化学,凭做习题来巩固知识,尤其是一些典型的药物结构题目。对药事管理,多读、多记,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这样会更有利于记忆。
历年真题是宝贵的复习资料,它们反映了考试的出题趋势和难度,应充分利用。定期自我检测,凭模拟考试来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