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J 纳米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国家纳米科学中心J 纳米科学与技术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J 纳米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这是一门我一直感到困惑的科目,尽管许多人认为它相当基础,但我清楚需要投入时间来攻克。自从拿到考试范围后,我就为自己制定了规划,因为在主观题目上,大多数人都能答得还算可以,我认为唯一能区分高下的就是选择题。于是,我决定每天中午抽出时间研读政治。这算是提前努力的一种方式吧。九月至十月初,我系统地学习了一段时间,涵盖了整个知识框架和关键点,也仔细研究了考试大纲,即便内容没有留下深刻印象,我也坚持反复阅读,因为一次浏览往往无法产生显著效果。到了十一月至十二月初,我专注于精做练习题并细致研读大纲。经过这两轮学习,期望能有所提升,即使记不住所有细节,至少要掌握每个主题的大致内容。这个阶段,我依然保持着每天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但每次都超出,原因是自己对政治缺乏敏感度)。进入十二月中旬至下旬,大量背诵政治知识变得至关重要,有时会背到反胃,后来发现论坛上的同学们也有同感,这才稍感安慰。这是一个逐渐筛选的过程,每一步都需要扎实前进,更需坚持不懈。
考研数学方面:
1. 建立根基(自学大约需两个月):熟悉教科书内容。每一本书的课后练习都应该浏览。对于无数学背景的学生,选择一本权威教材,并依据数学课程大纲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和技巧。大纲未涵盖的部分通常不是考试重点。已有数学基础且自认为扎实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实施策略如下:阅读每个章节时做笔记,摘录关键概念和理论。接着尝试解答示例题目,若遇到困难再查看答案解析,领悟解题步骤。完成示例题后,可做课后习题进行实践,难度较高的星级题或附加题可忽略。如果自学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怎么办呢?答案是:多思考,多钻研。我遇到困惑时会做好标记,积累一定数量后向其他同学求助,每次都能收获颇丰,那些曾经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豁然开朗。因此,在自我思考基础上积极寻求他人协助至关重要!如此通读一遍教材后,你就能对知识有清晰的理解!接下来,进入关键环节——做历年试题!真题极其宝贵,推荐至少做三次,彻底掌握真题,考试就会变得相对轻松。
考研英语方面:
持续不断地记忆词汇,竭尽全力地去学习历年试题中的阅读部分,逐句仔细钻研。然后,再去做何凯文的《最后六套卷》练习,这样到了考试时你会感到非常熟练(尽管正确率可能并不一定高)。对于英语的学习,关键在于坚持不懈,每天都不能停歇,切记,绝对不能有任何中断!遇到不懂的句子,要耐心地逐字查阅,逐步拆解,直至理解其含义,并能用你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说到作文(我个人觉得这是我的短板),如果你在北京考试,我不推荐依赖模板,那样可能会导致得分偏低。最好是亲自背诵至少五篇真实的范文,目的是为了考试时能流畅写作,同时确保你的语句结构和语法都是准确无误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物理的学习,首先要从基础知识开始。包括能带理论、载流子的行为(电子和空穴)、扩散和漂移电流等基本概念,这些构成了半导体物理的基石。我建议初学者凭阅读经典的教科书,如《固体物理》或《半导体物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课后的习题进行练习,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半导体的PN结和MOS结构的理解是关键。这两个部分涉及到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比如二极管、晶体管等,这些都是纳米科学和技术中常用的元件。理解这些结构的工作机制,需对电荷分布、势垒、掺杂等有深刻的认识。我通常会用画图的方式来辅助理解,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
再者,量子力学在半导体物理中的应用也不容忽视。量子阱、量子点等量子尺寸效应是纳米科技的重要研究方向。这部分的内容相对复杂,但凭阅读相关文献和做实际的计算,逐渐熟悉并掌握。
实验是理论知识的验证和拓展。我会定期参观实验室,参与实验项目,亲手操作设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这样既能提高动手能力,也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半导体物理的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