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微电子研究所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十月份开始每天晚上看一部分,大概二十多天看完了大纲第一遍,然后就在每天晚上做肖秀荣的1600题,做错的题在大纲中找到出处,这么做完一遍也就十二月份了,对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用了一周时间看了一遍之后,就开始读第二遍,基本上也就是一周左右读一遍,说到这里要提一下关于背诵的事情,我一直很抵触背诵,后来发现其实看书就像这句话说的那样,看书学习其实就是从你不知道你不知道,到你知道你不知道,到你知道你知道,再到你不知道你知道的过程,虽然我是学理科的,但我认为文科的学习方法不应该是背,而应该是多看,没看一遍就有新的收获,每一次更深入的理解都更帮助了自己对内容的记忆,这才是所要达到的目的。我的政治复习就是读,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再看点选择题,进了一月份就只剩两周时间了,买了20天20题结合核心考点有选择性的背了一遍,记住的都是大概和理解,就这样参加了考试,考试那天因为没把握好时间,最后两道大题的第二问都没有做(10年得政治大题只留了很小的空,我考完还有十几分钟没事干,而11年得政治题答题纸变了,每一道题空的位置几乎是10年得二倍还要多,造成我前面写的太多后面没时间了),考完都要崩溃了,觉得自己不争气连题都没写完,然后因为重要的还在后面才调整心态,哎,现在想想真的太不容易了。政治算是我投入最少但是结果还不错的科目了,我是从9月份开学正式开始复习政治的先是看精讲精练,配合着精讲精练做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这会不用急着背,反正过几天也会忘掉,只需要熟悉一下知识点,我是保持1~2天1章的速度,有的章节只需要快速翻一下就好,有的需要重点识记,肖老爷子会提醒大家哪些是重点章节的。做完1000题之后可以看一下风中劲草,这上面的知识点比较明确,我后期基本都是在看这本书,八套题出来之后做了一下选择题,看了一下主观题。可以这么说,1000题是用来搞定选择题的,而最后四套题是用来解决主观题的,考前我就只背了最后四套题的主观题,试卷发下来肖老爷子全部命中,最后四套题就是让你无论遇到什么题目都能有话可说,所以在这方面我是十分的信任肖老爷子。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之前看过一遍课本,没有做题,效率很低。建议你们如果打算复习的话,可以直接做复习全书,看课本的话也要搭配着做题。7月做了李正元尤承业范培华那本粉色的复习全书,可能基础没打好做起来特别吃力,简直就是考研过程中最痛苦的一段经历。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就是单词,单词书有很多,其实随意一本涵盖考研词汇的词汇书就可以,每天背一个单元,第二天拿出几分钟重复一下,前期一定要好好背单词,我到强化和冲刺就把单词放下了,但是后来练习写作文的时候发现很多单词都不会写了然后又拿出来单词书每天背了背,所以说单词其实还是很重要的,而且可以每天积累几个好的短语,说不准写作的时候就用上了。其次是阅读理解,一个选择两分,所以考研英语里阅读理解自然是重头戏,建议可以听一下然后是翻译,我一开始是把所有的真题的翻译题在一个小本上抄下来然后每一天翻译五个句子,后来发现自己明白句子的意思就是翻译不出人话,再加上有点拖延症就一直没在意,直到考前一个月自己模拟了一次英语真题,发现自己翻译的驴唇不对马嘴,赶紧去用A4纸把真题的所有翻译的正确答案和拆分重新整理了一遍,剩下一个月每天早读的时候读上五句,反复重复,这样会发现自己的翻译水平潜移默化提高了不少,这次考试感觉自己被新题型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翻译几乎没有读上下文,大体扫了一眼直接翻译的,应该得分也不是很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子线路的学习首先需掌握基本的电路理论,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这些都是构建电路模型的基础。对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理解,不仅要从理论上把握其特性,更要凭实验去体验其工作状态。电路分析法如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也是必须熟练运用的技巧。
深入理解放大电路是电子线路的重点。晶体管、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如何设计和分析共射、共集、共基放大电路,以及负反馈放大器的设计,都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频率响应、非线性失真等概念也需理解和掌握。
再者,数字逻辑电路也是电子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进制运算、布尔代数、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乃至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基本单元的理解和应用,都是需熟练掌握的内容。这部分知识在后续的数字系统设计中起到关键作用。
学习电子线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至关重要。理论学习对电路有深入的理解,实践则能帮助验证理论,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凭做实验,使用电路仿真软件,甚至动手制作简单的电路来加深理解。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参与项目实践,也能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在复习阶段,整理笔记,绘制思维导图,进行习题练习,都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复杂的电路分析,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同一道题目,帮助拓宽思路,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