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9月份开始复习,我是从9月开始每天都花3个小时看政治,用的肖秀荣精讲精练,看一章做一章的题,(肖秀荣1000题)花费了好多时间,11月出了风中劲草,基本上每个人都会买。看了风中劲草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都不看精讲精练了,因为用风中劲草对付选择题完全可以, 但是对于一战的人们来说是不敢这么做的~所以我还是按部就班的按我自己的步骤复习的,毕竟精讲精练 那么厚都看了,实在不想扔了。 1000题也差不多做了3遍,差不多就是把知识点都顺明白了。 做完之后的感受也只是 直接看风中劲草就够了。 最后冲刺的时候花了10天背政治 我背的是 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和蒋中挺的五套卷,有些重复的,到时候大家也背这些应对大题是完全够用的了!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有些心得,简单分享一下数学的学习经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数学成绩的确与投入的时间成正比,当然,策略和时间同样关键。考研数学其实并不吓人,大部分题目都是基础知识,考验的是你的耐心和精确度。我在准备期间用了不少资料,如上学期几乎全力以赴于数学,包括李王复习全书、二李复习全书、张宇的36讲和1000题、李永乐的660题部分、历年真题、张宇的四套卷以及合工大的五套卷。这些书我有的甚至重做了多次,列出它们并非建议大家都得照做,有人认为题海战术不一定是最佳路径,尽管我个人对此持有保留态度。我的建议是,在掌握好教材的基础上,挑选一本适合的全书来强化理解。其次,面对海量的数学题,有了充足的时间,高效的方法会更有效。对数学而言,归纳总结非常关键,市面上有很多书籍已经做得很好,无需非要自己做笔记。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关键是把知识点烙印在脑海中。最后,如果你在完成真题后仍有余裕,不妨做一些模拟题,数量不必过多,分数也不必过于挂心,关键在于通过模拟题提升应对新题目的敏捷反应,并严格控制解题时间。因为我发现做真题时,已知的题目太多了,所以模拟题能提供新的挑战。我特别推荐合工大的五套卷,难度适中,比张宇的四套卷简单,却又比真题稍难一些。今年的真题,我觉得合工大的风格还挺接近的。希望你们能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资料和策略。
考研英语方面:
我本科英语底子不错,英语基本上没怎么复习(这么说会不会被打)。我到了十月份才开始做英语真题,之前单词一点也没有背。(大家不要学我)。作文和翻译都没有单独练过,只是跟着老师复习而已。(好了,我知道我这么说太拉仇恨了)。到了十一月末,我做完了一遍真题。哦,真题买的是张剑的小黄书,这本书好像没有传说的那么厉害。我个人觉得,无功无过吧。但是英语四六级没过的孩子,或者说英语基础不好的孩子,一定要早下手为强。我一个学姐,六级考了三遍没过,从四月份就开始背单词,练翻译。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基础,它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我在复习时,特别注重理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市场结构等核心概念。理解这些理论的关键在于深入思考其背后的逻辑,例如,为何价格能调节供求?消费者如何做出最优选?企业是如何决定产量的?这些都需凭大量实例来加深理解,并结合数学模型进行深入探讨。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运行,如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这里,我建议重点关注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周期理论等内容。特别是IS-LM模型、AD-AS模型,它们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工具,需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对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也有一定的了解,这对理解全球经济环境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再者,政治经济学部分则更多地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这部分内容可能更为抽象,但与我国国情紧密相关。理解国家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等,不仅要求理论知识扎实,还需有一定的历史观和全局观。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我经常凭做题和案例分析来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参与讨论小组或找教师答疑也是提高的好方式。关注时事,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深化理解。例如,凭分析中国的经济政策或者国际经济事件,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