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凝聚态物理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并未在政治学习上投入过多的时间,从十月才开始着手准备。初期的一个月,我每天分配了两个小时,后期增加到每日三小时。我选择的是肖秀荣老师的一系列产品,尽管全套购入,但实际上用到的并不多。购买过多的资料书籍并随意混用,只会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往往得不偿失。风中劲草这套书内容很精炼,但对我来说略显枯燥,我个人认为它可能并不适合基础较弱的同学,不过这因人而异。我一直没能坚持使用,却又因其实用性而舍不得扔掉。最终,我主要依赖肖秀荣的1000题,并配合其知识点提要进行复习,同时,肖8和肖4也是必不可少的。去年肖8的质量很高,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当然,肖4更是每年都要做的,因为它常常能押中题目。对于政治复习,每个人应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制定合适的计划。
考研数学方面:
这样一直到9月中旬,做完了660,全书又刷了一遍,开始严格按照考试时间(8:30-11;30)做真题,真题我用的张宇的30年真题。因为中间有时因为学校的事会耽搁一下,所以直到10月份末,终于做完了第一遍真题。接着我又做了30年真题,还蛮有收获的。合工大的历年模拟题我也做了一些,但当时觉得太难,所以做得不多,大概10多套左右。其实我觉得可以多花一点时间在这个上面的。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我在初期的学习效率并不理想,原先规划从10月起开始准备作文的计划也因此搁浅,导致我只能在考试前的一个月匆忙学习作文格式,背诵模版,我不建议大家效仿这种紧张的策略。根据我个人有限的体验,深入分析过去几年英语一和二的作文真题是非常有益的,无论是模仿写作还是直接记忆优秀的范文都是很好的方法。对于英语学习,不管基础如何,只要你能持之以恒并投入精力,最终的结果往往不会令人失望。至于最后阶段的模拟试题,我没有做一套,因为我觉得它们与真题的难度相差甚远,但这还是得依据个人的情况来决定。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理论的理解是关键。半导体物理的基础包括能带理论、载流子的运动以及电荷迁移率等。你需深刻理解半导体中的能带结构,明白导带和价带的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决定了半导体的行为。载流子(电子和空穴)的产生和运动机制,如漂移、扩散和散射过程,也是重要考点。
半导体器件的相关知识也不可忽视。例如,PN结的工作原理、MOSFET的特性、LED和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工作机理等,这些都是实际应用中常见的半导体器件,理解和掌握其工作原理,不仅有助于理论学习,也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再者,量子阱、超晶格和量子点等新型半导体结构,这些前沿研究领域的知识点需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这些微观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如能级结构的变化、量子尺寸效应等,将使理论知识更加深入。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验是非常有效的。凭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理论,并激发探索精神。做适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题技巧。
团队讨论和教师指导也很重要。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深化理解;向导师教,得到专业的解答和建议,帮助你解决困惑,避免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