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应用化学与工程学院应用化学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我在高中专攻文科,对政治的学习起步较晚,直到政治大纲解析发布后我才正式启动复习。大纲解析出来后,我还购入了与之配套的1600题,但由于题目量过大且过于细致,我并未完成。接着,我选择了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作为辅助材料,边阅读边对照大纲:我会先通过核心考点概览每章节的主要框架,然后再详细阅读大纲解析。如此结合地复习了两轮后,我便专注于核心考点。到了11月底,我开始着手做模拟试题,重点攻克了肖的最后四套卷和20天20题,尤其是肖老师的主观题,我都一一背诵。在答题时,确保立场准确是非常关键的。
考研数学方面:
相信大家都知道要把数学花最长时间,我也是。先说说总体规划吧,7月份之前把课本要过一遍,课后习题当然要做,不过挑着做,随便做做就行,没必要全做。然后7、8月份要刷全书了,我是因为前期有老师带着学过一遍,第一遍的时候错题就不多。到了9月份要开始刷真题了,一天一套吧,然后每个人选择的真题不一样,有的是十年有的是15年,我是全都做了。然后开始一边刷全书,一边刷真题,第二遍要好的多,这时候真心觉得老师讲的很多解题思路和方法都很有用。第二遍真题我是按章节做的,这里每个人做法不同。然后开始第三遍真题,第三遍真题我是按照百分卷做的,就是新买一套题,在重新做一遍,这时候135、140以上很正常了,这时候真题还是有不会的,没办法就是这么坑,做完第三遍第四遍我就开始专门做错题,不会的题。做完错题之后,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做了近十年的真题。这里建议大家买两个人的真题来看,因为答案有时候会不一样,我说的是解题思路和角度啊。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真题和单词。单词我总共记了4遍。真题我做了三四遍,全文翻译了两遍。看张剑的黄皮书两遍。可惜最后我有点懈怠,考得不怎么好。我考前一个月找了一份从来没做过的真题自测,第一卷还做了54分(总分60)。单词方面用的绿皮厚厚的像砖一样的单词书,也有人用恋恋有词,但个人讲,看你们的偏好,哪本适合你就选那个。单词一天背一章,第二天复习前一章加新的一章,大概两个多月就可以背完。之后我是倒着每天看5章。重要的是,千万别把单词扔下,不然前功尽弃了!起初可能会感觉没什么用,但之后真的会发现你读文章利索很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是关键。这包括了解晶体结构,如晶格类型、晶胞参数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掌握不同类型的材料,如金属、陶瓷、高分子和复合材料的特性和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对这些内容,深入阅读教材并结合实例进行思考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这涉及到各种合成和处理方法,比如溶胶-凝胶法、电沉积、热解等。理解每种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并能灵活应用于具体问题中,是我在备考过程中特别注重的部分。实际操作或实验模拟帮助加深理解。
再者,材料的性能测试与分析也需重视。例如,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都是常用的表征手段,需理解其工作原理及结果解析。热分析技术如DSC、TGA等,用于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反应动力学,也是考试的重点。
材料科学基础还涉及材料的设计和选原则。这要求具备一定的工程思维,能够按使用环境和需求来预测和优化材料性能。这部分的学习需综合运用前面的知识,凭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来提升。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整理笔记和做题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将复杂的内容简化为易于理解的图表和关键词,帮助记忆。定期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不仅检测自有的学习效果,还能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