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本人今年不高不低。政治的书籍,我用的是高教版的红宝书,肖秀荣1000题,风中劲草核心笔记,肖秀荣的形式与政策,肖秀荣八套卷和四套卷。我是从九月份开始看政治的,在九十月份,就是看红宝书配合1000题,看了两遍,这时要看得细,主要记忆选择题的考点。十一月份开始看风中劲草,这时就可以背诵了,风中劲草背了两遍。还有形式与政策可以开始看了,对热点问题要注意记忆。十二月份,主要就是八套卷和四套卷了,大题一定要背熟,今年考了很多这上面的。另外要关注形势与政策没有写的时事,因为形式与政策是十月份出的,十一十二月份的时事就要自己补充了。今年选择题基本都跟时事息息相关,好像很多出自习大大的讲话稿,有时间大家可以看看。政治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千万不要因为不喜欢,前期就放弃它,这会大大占用你后期背诵专业课知识点的宝贵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在基础阶段,我主要是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同时,我把主要的课本都看了两遍有余,课后习题也都完成了。由于大一时数学基础打得好,因此这个阶段我过得特别快,宇哥36讲做了百分之五十。其实这些考研参考书是要多做几遍的,对于里面比较难的题目,可以先不着急做,留到后面强化冲刺时候做。而每天早上都要温故而知新,把前一天所学的过一遍,没想清楚的题目仔细思考一遍,这样的学习方法是最有效率的。还有李永乐的经典400题。跟上面的一样也是做了三遍。另外还把12年和13年的经典400题也看了看。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关键环节。复习英语,首要任务就是词汇。不少学生因为抵触背单词的艰辛,就选择逃避,结果英语学习半途而废,止步于起点。虽然背单词确实单调乏味,不过策略得当,核心秘诀仍是二字:重复。考研所需的词汇量号称五千多,但实际上,真正重要且难度大的词汇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坚持一周的反复记忆,单词问题基本能解决。这一步骤可能让人感到吃力,需耗费大量精力,但确实是英语复习的开端。在掌握了一定的长难句分析技巧后,你可以选取历年真题中的四篇阅读理解,逐句剖析并自我翻译,同时对比参考答案,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记录下错误,每套真题都应该如此操作。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理解算法的基础,它涉及到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大量数据。我在学习时,特别重视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对这些抽象的概念,我会凭实际编程来加深理解,例如用C语言实现链表的操作,或者构建二叉搜索树。排序和查找算法是数据结构的重点,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需熟练掌握,并能按问题选最适合的算法。
C语言是一门强大的系统级编程语言,它的学习并不止于语法层面。我深入理解了指针的概念,这是C语言的灵魂,也是理解和使用高级数据结构的关键。我对内存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动态分配、释放内存等。我还凭编写小程序,如文件操作、进程通信等,提升了自有的动手能力。
在复习阶段,我采用了“理解-实践-再理解”的循环模式。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概念和原理;凭编写代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凭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检查自有的理解程度,查漏补缺。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去查阅资料,寻求解答,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还建议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和团队项目,这样在实践中深化理解,也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有时候,他人的视角可能会给你带来全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