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开学以后大四上半年不像其他学校一样专心复习就可以基本没课,我们学校课比大一大二还多,超级难过,所以每天有时间就会复习看书,政治后面几章内容比较好看,而且我平时又喜欢看一些历史,所以比较容易,十月底左右把精讲精练看完一遍。因为肖秀荣八套卷也就是平时说的肖八十一月中旬才出,所以我又把之前一千题上的错题过了一遍,还做了历年真题的选择题。肖八出来以后就开始做肖八了,不要过分在意分数,肖大也说过,肖八主要是查漏补缺,所以难度会比真题稍微大一些。至于分析题,因为我高中理科生没学过哲学,所以第一道马原大题的原理还是比较难,但是同学高中学文科的,可以问他们,或者查书上的原理对着来,熟能生巧,常考的也就那些,多练几道就差不多了,考场答题时候一定要结合材料才可以。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准备的战线比较长,从4月到7月在断断续续地在看教材重温知识点,对,就是这样的拖延症这期间用的书有高数、线代和概率教材,复习全书,高数18讲,线代部分用的是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没有再做全书上的部分。看一章教材对应做全书、18讲和讲义,刚做第一遍的时候遇到不少不会的,标记出来。主要本科学习马马虎虎,很多地方不是真的懂,需要重新学习,所以是边上课边做笔记边做题的。到7月份回家住,白天会和同学去图书馆,但是节奏不是很紧凑。做了一点点线代和概率部分的660题,需要技巧和计算速度,有必要做一做。9月开始二刷全书和18讲,第一遍不会的大概还是有一半不会…自己想不通的问问同学,把基本的问题解决。这一部分在9、10月份一直在做。十一后开始做真题,买的是张宇的数三真题大全解,早些年的简单,一会就能做过来。真题重要,但是不能把目光和精力只局限于真题,毕竟出题有变难的趋势,我也属于吃亏在这一点上了。后期有必要掐时间做做成套的模拟题,会比真题难,但是这样才能提升不是嘛。做了几套16年的合工大超越模拟题。周围有很多在做张宇的四套卷和八套卷,但是我拿过同学的一套来做发现前两个选择都不太会就放弃了。这样真的不好,无形中就比别人少练很多。真题大概做到11月初,模拟题可以放到晚一点来做,方便考前练手感。11月给数学的时间少了,因为专业课这个时候有很多东西,我专业课开始的晚所以也是影响了整体的安排。数三考试时候写到第二道大题莫名其妙的卡壳了,心慌了好几分钟,因为它其实很简单,好在后来脑回路正常了。所以总结下来,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好,最重要的是基础掌握不到位才导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数学学好真的很重要,因为大家的英语和政治总分没有太大差距,专业课给分摸不准,所以数学得高分会很有优势。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阅读我个人的经验就是真题,真题,还是真题!重要的事说三遍!我整个考研生涯,英语复习资料除了单词就是真题。单词可以用纸质版的单词书。单词每天背,翻来覆去地背,不要间断。真题用黄皮书是比较好的选择,刷题阶段(9月-11月底)精读真题(至少近8年真题)。每做完一篇真题,先仔细研究每道错题的解题思路和干扰项错误原因,然后逐句精研真题中的文章及写作的范文,做到每个单词、短语都认识,每个句子都理解,并积累范文中的好词好句。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掌握材料科学基础,基础知识是关键。包括晶体学基础,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如晶系、晶格、晶面指数等,以及点阵常数、晶胞的概念。固体物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能带理论、电子态密度等,对理解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电学性质至关重要。
深入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这需熟悉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等概念,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分析材料的变形机制。热膨胀系数、比热容、热导率等热学性能的理解,帮助预测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行为。
再者,材料的化学性质和相变理论也不能忽视。这涉及到腐蚀、氧化、扩散等过程,以及固溶体、化合物、混合物等不同相的形成和转变。了解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特性,如表面能、润湿性等,有助于理解材料的粘接、涂层等问题。
学习方法上,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需凭做实验来加深理解。例如,凭X射线衍射实验去识别晶体结构,凭拉伸试验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我会定期回顾笔记,做一些习题和模拟试题,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记忆。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同学教,这样既能巩固知识,也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保持对新材料新研究的关注,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拓宽视野,了解学科前沿,这对科研之路大有裨益。